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震为何难以预报

(2008-05-18 11:53:17)
标签:

地震

杂谈

分类: 文章转载

地震为何难以预报

 

    四川汶川地震后,在网上,很多网友非常关注灾情的发展,并纷纷留言为灾区人民祈福。也有少数网友提出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什么没有事先预报?

    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也是情有可原。地震之前就能预料到,事先做好撤离、保护等措施,这当然是每个人的心愿。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地震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到目前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欧等国家科技如此发达,它们也无法完全、准确、及时地作出临震预报。成功预报的有没有?有。我国也有过成功案例,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临震预报,1976年8月15日四川松藩7.2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等。不过这只是极少数,属凤毛麟角。

    为何天气预报“轻而易举”,地震预报如此之难呢?

    虽然天气预报也很复杂,但气象信息是可以通过科学仪器直观观测到的,而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却被“深埋”在地下。地震大多发生在15公里以下的地壳中,目前人类最大的钻探深度也仅仅12公里,这也仅仅是“一孔之见”,根本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我们只能在地壳表层设置一些观测仪器,而这,还要遭受气候、水文、人为等非地震因素引起“噪音”影响,这就干扰了微弱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宝贵信息。

    地震难以预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践机会少。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约10次的7级以上地震,但大多发生在海底和人烟稀少的地区,而在有稠密观测台网的地区却发生得比较少。等你发现了,地震就结束了,自然没有搜集重要信息的时间。理论难以跟实践相结合,自然难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

    有网友说,地震前是有各种征兆的,比如在此次震前,当地很多蟾蜍上路,为什么没有引起重视?这又是一个问题。地震前是有很多征兆,然而,每次地震发生前的征兆都不一样,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很粗浅,试图找到适用于所有地震的普遍的前兆规律十分困难。尽管震后总结可以得到很多对应的前兆异常,但在震前,面对许多前兆异常却很难判断是哪个地点、哪种类型地震。日本算是一个多地震灾害国家,大地震也发生过多次,但到目前为止,日本也难以准确地根据震前预兆及时地预报地震。

所以,就世界范围来讲,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仍是当代世界一大科学难题。

    在了解到地震预报的科学信息后,我们更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灾区人民一道,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共同经受住这场严峻考验,而不要被一些错误信息和传言扰乱心绪。这是一场挽救生命的战争,而胜利一定属于灾区人民,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来源:东方网  作者:向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