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之缘(4)——县文工团

(2007-03-01 23:51:10)
分类: 舞之缘

记得是1976年的夏天,我背着行李进入了县文工团。作为一个知青,在那个年代能在一个具体的单位工作,可算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人生转折,当初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些啥,能干多久,将来会怎样?但对自己的未来如果说没有美好的憧憬,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把握住机会,好好干是我当时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当时的文艺单位除了宣传那个时代党的方针政策以外,主要排练一些样板戏的折子戏以及富有本地色彩的小戏剧,纯舞蹈的节目很少。由于我喜欢舞蹈,排戏没有我的份,开始时只有在歌舞节目里跑跑龙套,不过也很开心了,哈哈,总算是登上了正式的舞台了。

我们虽然是县文工团,但每天的练功和练声程序是少不了的,特别是我们这一帮学员除了要完成这些以外,还有专门的声乐培训,因为要唱戏嘛,唱功的提高是首要的。县城有的一条河,那是我们练声的主要场所,一时间,咿咿啊啊响彻河边和宿舍,经过了一个时段,在团里测试时我的音域达到了F调的高音2,觉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最使我投入的还是练舞蹈功,自我觉得十分的卖力了,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基功,每天都是浑身湿透,当然功底也提高不少。

团里有三个老师,一男两女系舞蹈高手,他们是我的榜样,在向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成为了朋友,我也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一次我把原来在学校自己编的一段《回延安》舞蹈表演给他们看,没想到得到了他们的赞赏。最使我惊喜的是,在一次团里公布的演出节目单中,居然出现了我的独舞《回延安》。啊,当时我激动的心情无语言表,演出完后舞蹈老师告诉我:效果很好,以至于有人向我打听跳舞的这位靓仔是谁,因为在我们县的舞台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男子独舞呢。我当然知道,这是团里和舞蹈老师对我刻苦学习的充分肯定,并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后来的下乡演出中,我的独舞作为了保留节目。当然以现在的舞蹈水平来衡量,这个节目简直不值一提,可在那个年代里,确实是我的一个里程碑,激励了我好一阵子。由于我的努力,团里新排的一个小戏《补桶》让我担任主角,通过排戏,自己的表演和唱功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哈哈,有点得意忘形了!

难忘的县文工团,在那些日子里,我生活得十分愉快,由于后来我要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个集体,离开了给我很大帮助的舞蹈老师和好朋友。当时重排歌舞剧《刘三姐》,需要大量的演员,团里要我回去;舞蹈老师还告诉我,县里最大的单位电机厂文艺队想调我去。可想,当时如果我考不上学校,也许我就留在了那个小县城里了。在人生的又一次选择时刻,为了自己的大前途我放弃了已经获得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读书,相信自己,博一博也许会成功,于是我安心在乡里复习功课迎接高考。

 

舞之缘(4)——县文工团

 

舞之缘(4)——县文工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