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很多时候,我们的真实想法是一口一口吃掉忧郁和烦恼的,没曾想却在一不小心只际,一口吃出了一个大胖子。
■如果仅仅因为我们有所自恃而失之大意,还不如缺陷对我有益。
手机实名如何“实至名归”?
已经记不起是从哪一天开始,我的手机几乎是天天同一时间接到几个相同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大意无非是本人在某某银行的卡被划帐XXXX元,提醒我及时回拨确认;问我要不要买一张什么什么卡,监听我想监听的人的电话;问我要不要纯情学生妹陪着度过漫漫长夜……
第一次,匪夷所思,然后逐一删除短信;第二次,还是那些熟悉的号码和相同的内容,顿感无奈和愤怒;第三次,气得老子想打他狗日的。可是,拿着这个号码向谁举报?而回拨过去,不仅是空号,而且还浪费本大爷一次至少五大五块钱,带身份证到连通营业厅,要求对方帮我把类似信息逐一屏蔽,对方居然也很无奈:“这是手机号码发给你的,我们没办法屏蔽!”
我靠!老子花钱买手机消费,你他奶奶的凭什么把这些垃圾短信强发给我啊?这世道还要不要人活啊?还有没有清净的日子啊?
细想之后,却也只能感到无奈——这年头,手机卡申请便捷,却助长着垃圾短信、广告短信、诈骗电话屡屡骚扰我等平头百姓的生活。
于是,为杜绝那些“乱劈柴行为”
工信部宣布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并明确提出一个硬指标——“购买手机卡,请出示你的身份证。”同时要求全国报刊厅暂时停止销售手机号卡或者要求实名登记,摊主们于是抱怨那天开始至今的这段时间,手机号卡的无人问津让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清汤寡水。
手机实名制涉及公民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这本是好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我给你实名,谁给我安全?!”
很多手机用户则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表示出担忧:“个人信息会不会因此被第三方非法获取,用以不正当活动?谁来监管拥有用户信息的相关单位?如何约束用软件群发短信的不法分子?!”
当然,手机实名制经历艰难的过渡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在法律层面完成立法外,对于违法行为应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惩戒;对运营商的管理责任也都有明确的要求。权责明确到个体不是最快速的方法,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问题是,我等平头百姓,要忍受骚扰到何时才是尽头呢?如果哪一天全国的民众都被惹恼了,都统一起来罢用手机,工信部是不是得考虑在大哥大、传呼机和手机之后,再制造一个“脚机”什么的替代品出来拓展市场需要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