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2009-01-13 23:17:16)
标签:

脑瘫

重庆市

志愿者总队

刘崇和

慈善总会

红十字会

遗体捐献

股市

杂谈

分类: 流言蜚语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同理,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释放爱的契机——比如地震、比如一直与疾病和命运做最坚强抗争的重庆八岁脑瘫女孩何智娟。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爱的火种,只是往往被奔波于日常生活的我们忽略了,而脑瘫女孩何智娟则用她的坚强和微笑,点燃了我们心中继地震之后又一颗爱的火种。

    ■也许,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甚至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我绝对相信,我们的努力和爱心会像涓涓细流一样,一直把对这个八岁脑瘫女孩的爱持续下去,直到她康复出院。
    ■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不要放弃,我希望我们都能用自己微弱的星光照亮别人:伴随着小女孩的日渐康复,让我们将爱永远传递下去,让我们在快乐中奉献爱心,让我们在幸福里投身慈善……

    ■有意帮助孩一家的读者,请直接与孩子的妈妈罗花花联系,电话:13609428117;捐款帐号:池洪珍(孩子的婆婆)6013823200033897727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一 

 

    以上所说的四段话,是我继2008年12月19日和2008年12月30日,先后以《悲情家庭无涯大爱为脑瘫孩子苦苦支撑一片天》和《为了一个脑瘫孩子的生命》为题,对从出生伊始就被脑瘫一直折磨的重庆八岁女孩何智娟一家,在八个无法忘却的春夏秋冬里,在3100多个充满艰辛的日日夜夜后面,一直不愿放弃对她的救治一事进行报道后,拿着这组报道与重庆本土不少自称“慈善企业家”的企业老板进行联系,希望他们能对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好好拉一把这个陷入困境四面楚歌的家庭时,说得最多的四段话,说得多了,感觉自己像个“拉皮条”的事小,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些所谓的“慈善企业家”干脆直接回绝我:“你娃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别人死活关你球事啊?我捐那些钱还不如多打两圈业务麻将多赚几个业务呢?!”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多年来,因为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打工不能也无法经常回家,小智娟一直和年近七旬的婆婆相依为命!


    当然,更多所谓的慈善企业家们则摆出一副“很关心”的样子,不仅详细询问了孩子生病前的情况和求医过程的艰辛,而且多次询问孩子经过治疗是否真的能够康复,让人觉得“这老板还真不愧是‘慈善企业家’,心肠就是好!”可接下来话锋一转,对方就用一句很新闻、很时髦的话来结束了我们的谈话:“兄弟,不是我不想给你这个面子,我也想帮助她们一家的,可她们一家穷得也太普通了,怎么能穷得一点新闻性都没有呢?!你让我怎么帮她们啊?!”
    老实说,做记者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听说“穷人还要穷得有新闻性!”
    不信?那你看看下面这组我和那些“慈善企业家”,“对话面对面”的原声实录——    
 

   

 

    记者:“整个情况就是这样的,你看你们企业……”。
    企业家:“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家也确实是太凄惨,太让人同情了!”  紧接着自言自语:“要是一直服侍她的婆婆也得个脑溢血或者脑梗塞什么的就好了!”
    记者:“现在就够让人痛心的了,如果婆婆也倒下了,这个家和这个孩子不就只有等死了吗?”
    企业家:“那个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譬如是不是也有残疾,最好是缺胳膊少腿之类的……”
    记者:“我采访期间见过他爸爸妈妈,都是健康人,没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情况!”
    企业家:“怎么叫乱七八糟呢?小女孩的父亲或者母亲哪怕只有一个是痴呆或者有点其他毛病也好啊!”
    记者:“她的父母文化虽然低了点,但正是因为两人都健康,所以才有这么多年在工地上打工挣钱给孩子治病的本钱啊!”
    企业家:“那个小女孩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吗?是不是也有问题?比如也是脑瘫,或者白血病什么的?”
    记者:“有一个小弟弟,从出生到现在都很健康,至少是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怎么因为生病方面的原因花费他父母的血汗钱!”
    企业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以为有希望了,没想到对方接着说:“兄弟,这个事情我确实没法帮你,我想不光我帮不了你,帮不了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家人,我估计所有的企业老板都无法帮你,帮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家人。”
    记者?:“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
    企业家:“你怎么不开窍呢?因为她们家的一切都没有‘新闻性’啊!” 
    见我半天没醒豁过来,企业家又是递烟又是倒水的“点拨”我:“兄弟你怎么就不开窍呢?我们想做善事,可问题是她们一家再怎么穷也要穷得有新闻性啊,不然,我们做好事还有什么意义呢?!”
    记者:“穷人还必须穷得有新闻性?”
    企业家:“你终于开窍了!”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同那些动辄就要别人“穷得有新闻性”的人相比,这两名自费前往小智娟看望婆孙俩,并表示要拍照宣传,为这个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家寻求善款的热心网友相比,我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慈善企业家会不会觉得脸红?

 

    

 

    事后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我一直在为孩子的事一刻不停的奔忙,但发出去的名片还是接到了不少电话,不过,都和“无偿捐款”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来电的多是那些比我醒豁得多醒豁得早的所谓的“爱心单位”的负责人,他们之所以热衷于这个事情的原因在于他们都习惯于说一句话:“捐款的时候,就留我们的帐号吧,我们也不过是提捐款总额的32%而已!我们也要生活和生存啊!”

    问他凭什么提捐款总额的32%,对方也不含糊:“别人是看重帐号是我们提供的撒!我们就是招牌撒!有可信度撒!”

    “除了提捐款总额的32%,你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吗??

    “我们只管提留该我们得的那一份,我们不可能去喊那些人来给这个孩子捐款撒,捐款凭自愿撒!再说,我们都提供帐号了,你还想要我们怎么样啊?!”
     我呸:你他奶奶的吃饱了撑得慌啊?别人的救命钱你他妈的也想“提成?难不成,市民捐款还非得看你的面子?!”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多年来,年迈的婆婆就是用这种背篼背着孩子四处求医,仅从孩子两岁开始至今,这种背篼就已经背坏了八个!

 

     

 

     气愤归气愤,我还想特别“提名表扬”的还有还几家医院,我前往接洽时,对方都很感兴趣:“好啊,我们配合啊,要我们怎么做,你支个声就是!”

     可是,这种喜悦和感动都没能维持长久,因为在我继续走访愿意赞助这个家庭的那些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接到小女孩妈妈的电话:“我婆婆病得很厉害,那几个医院不是答应说可以把婆婆接到医院全面体检,然后免费把检查出来的病都治好吗?他们现在能不能派人帮我婆婆好好检查和治疗一下啊?!我们现在确实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啊?!”

    “一直服侍孩子的婆婆要是倒下了,这孩子不就没命了吗?!”

     事不宜迟,我第一时间与之前联系的几家医院进行了紧急联系,却不料对方显得非常为难了:“还是等你们的后续报道出来后我们再说这事吧,要是我们出面把孩子的婆婆都医治好了,你们的报道都还没有出来,我们不是亏了吗?!”

    “难道你们愿意帮助她们一家,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免费宣传的机会吗?!”

    “嘿嘿,你都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了,你懂撒!!”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如果那些动辄要求别人要穷得有新闻性,做点好事善事就想图回报的人看到婆孙两人吃饭用的是这种桌子,会不会觉得这已经“很有新闻性”了?!

 

    

 

     我不懂!我敢说我确实不懂!也没办法搞懂!

     但让我没搞懂的还在后面——不少曾经当面拒绝我的企业事后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都逐一给我打来了询问电话,不过,你要是知道了他们打来电话的真正目的,估计你会替我狠狠的踹他奶奶几脚的。

     企业家 “X记者,现在方便说话吗?”

     记者:“哦,是Y老板啊?有什么指教和吩咐吗?!”

     企业家:“那敢吩咐你呢?我是想再问问那孩子的事情。”

     记者:“想通了?还是想做你的‘慈善企业家’?”

     企业家:“咱们月亮坝耍刀——明砍(侃),我们可以捐点钱出来,但你们可以用大多的版面对我们进行新闻回报呢?”

     我无语,第一反应是迅速将电话挂断! 

     我想,对这种做点好事善事就一定要回报的企业和他们所提供的善款,不光我不会接收,我相信,小智娟和她的家人同样也不会接收的……

     穷人凭什么要穷得有新闻性?

     从我的报道中获知小智娟一家的窘境后,重庆绿叶义工组织负责人张海蜂(中)、重庆市志愿者总队副主任王黎(戴小红帽)和渝能产业旗下亚太商谷的一名工作人员一道,不仅前去看望了婆孙俩,而且前往小智娟的老家已经垮塌的祖屋进行了实地走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