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转向主要是看地方政策的扶持力度和优惠程度。”
■如此不顾一切的投身机电、农业和煤炭行业,其利润是否会超过房地产行业?
■地产商转项,是从一个高利润行业转向另一个高利润行业(或说暴利行业)。
为让手中资本钱生钱
重庆百余地产商转战机电、农业和煤炭市场
重压之下,必有“逃兵”。
8月22日,来自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消息称,截止今年8月20日,受宏观调控影响,我市至少有100家以上备感生存压力的中小地产商,毫不犹豫的将手中资金该投向了机电、农业和煤炭等可以“吹糠见米”的项目。
经营不善
174家开发商被清理出局
最让业界震惊的是今年8月16日出自市建委的一纸通告:“因为实力弱、问题多,我委决定对分布在全市26个区市县的174家的房地产开发商不予换发资质证,将其清理出局。”对未予换发《资质证书》的174家房地产商,该委的说法是“这些企业自2003年以来,有的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有的连续亏损,有的资不抵债,有的濒临破产;有的未从事任何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两年以上。”
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穿,被清理出局的很多企业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质量问题,也没有连续亏损,出现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境地,而是因为“看不透政策的走向被迫转入其他行业。”
看穿迷雾
金山集团转身高科技
在被清理出局的174家房产商中,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应该是最出名的一个了,靠做房地产开发、装饰工程起家金山科技是1997年开始涉足房地产的,1998年整合几家公司后,成立了金山科技集团,短短几年该公司就跃居重庆民企50强行列,但它目前的身份是却我市知名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
该公司老总王金山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转业”内幕:“就在我通过房地产大赚钞票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困惑了:房地产是传统产业,它以占用土地资源为代价,国家不可能让企业无节制地消耗下去,早晚会拉刹车,届时必将影响企业的发展。”
“我们是2001年就毅然决定,并迅速转身进军高新科技,选择机电系统(MEMS)项目为切入点进行经营转向的,这也是金山公司在房地产行业逐渐沉寂,以至于这几年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几乎没有动作的原因。”
政策扶持
20地产商集中渝北搞农业
“我们转向主要是看地方政策的扶持力度和优惠程度。”
8月12日下午2点。渝北区政府大会议室。
重庆亿嘉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板周嘉利告诉记者,与他一道聚在会议室的共有来自全市各地的20家地产企业的老总级人物。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在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大前提下,听取该区政府在投资农业开发方面的政策扶持情况和优惠力度。
短短两个小时的政策宣贯后,有人选择去属于渝北的统井种桃子、去茨竹栽花椒、去高嘴喂草鸡、还有人选择去石坪种丝瓜、去悦来种芦荟。不过,选择人数最多的还是去该区双龙湖街道方家山村考察种植“紫色红苕。”原因是由西南大学研制培育成功的该品种,不仅耐水耐旱易于种植,而且很有深加工价值。”据周嘉利透露,这种红苕提取的紫色素目前在国际上的售价已经高达12万美元一吨,按渝北的土壤和试种植情况,可达2000公斤每亩的产量,并可一次性提取16公斤紫色素,加上提取紫色素后的红苕提取的淀粉、做成的红苕干、红苕汤圆、红苕饮料以及红苕藤做成的减肥茶等的收入,仅农民种植一亩紫色红苕便可收入近万元。
“换句话说,我只需要一次性投入400万元左右建设生产线,最多半年,我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对自己选定的这个项目,周打算近期就做详尽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最迟年底启动这一项目。
进军大山
蜂拥四川贵州挖煤赚“现钱”
与以上企业的快速行动相比,重庆泰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万厦公司等10余家房地产企业先后与四川、贵州等地签署挖煤协议,正式涉足采煤业算得上是“转业”大军中的先行者。
“那批人早在今年元旦前后就开始行动了。”市国土局某负责人向蓝筹记者透露的情况是,今年重庆至少有50家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转向投资煤炭业。但当记者问及这些房地产企业的名称,该负责人却三缄其口。
从日前重庆泰正与四川兴文县签署的协议看,双方虽未最终确定开矿地点与规模,但双方均有强烈的合作意向。重庆万厦公司则已经与兴文方面敲定了具体的合作项目,即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一座年产15万吨的煤矿。
据记者了解,与泰正、万厦两家房产商一样,我市转业搞煤炭开采的那些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没有采矿经验,更无挖煤经历,此次不约而同进军煤炭行业,要么是纯粹全身心投入,要么是为了减少目前产业单一带来的风险。
如此不顾一切的投身煤炭行业,煤炭行业的利润是否会超过房地产行业?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有煤矿的平均利润率至少在15%以上,民营煤矿则可高达100%;重庆房地产开发项目平均利润率一般为30%左右,自有资金利润率多在100%以上。地产商挖煤,是从一个高利润行业转向另一个高利润行业(或说暴利行业)。这固然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但房地产业与煤炭业(挖煤)在高利润方面体现的相关性,尤其是地产资本向煤炭的流动,似乎并非偶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