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七————被普通话攻陷的重庆

(2007-03-21 21:57:06)
标签:

房产

普通话

商品房

重庆时报

房地产部

编辑记者

营销总监

万科

中海

富力

分类: 海市蜃楼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七———
被普通话攻陷的重庆
 

       春节上班以来,普通话是我在重庆这个号称山城的城市,穿梭行进中听得最多的语言。

       曾几何时,重庆人是排斥普通话的,上学之前我不谙普通话,上学之后偶尔跳出几句,却被三亲六戚嘲笑为“贵州骡子装马叫”。从那时起,我就隐约的感觉到,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其实是父辈对外地人和新文化新知识从心底里的排斥。

       好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重庆开始流行三个字:“狼来了”。这三个字所反映出的,或许就是当时人们闭塞的心态和对地域性生活圈子的固守。

       在这座上世纪90年代初才兴起房地产热的山水城市里,我的家是一栋3层高的自建红砖楼房,前有院落栽花后有棚户做饭,300多个平方米的房子却经常只住父母二人长住。在那时的父母看来,任你各个区域的商品房疯狂地平地而起,又与我有何关系?

       然而,不过区区十年时间,国家的各项调控政策,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这座几乎处于中国最边缘化的城市。对自建房屋及别墅用地的限制,使这个城市的人们逐渐接受了商品房的概念,接受了各色人等南腔北调的普通话,接受了楼上楼下的邻居们,相互间用微笑和普通话打的招呼。也许,这些细微细节的改变恰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重庆的商品房,有相当部分是销售给了外地购房者。

       于是,在潜移默化间,这个城市的人在和他们以前视为“狼”的人做买卖时,也开始操着虽不地道却准确的普通话,谈笑风生。

       应该说,重庆这些年的改变是开放和包容的,是含蓄与狂热兼具的,他没有排斥和挤压,但他的市民们之前坚决不说普通话的印迹,却正在消失。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七:被普通话攻陷的重庆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六:北滨路的置业顾问妙语连珠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五:北滨路的高房价会不会降低区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四:外来房企革了重庆地产的命?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三:忘掉北滨路的江景房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二:操盘庄家先包装再倒手推高价
关注重庆房市怪象之一:不和谐广告成城市文文明灾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