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头村文昌庙
浙南行一:丽水古堰画乡之碧湖镇堰头村
5月9日与龙岩几位摄友到浙南一带采风,这是令我难忘的一次人生之旅。浙南是一个行走的画廊,一路的景色宜人,每个视角都是一幅画,不用后期也恰到好处。丽水莲都区碧湖镇的古堰画乡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这里一条清澈碧透的瓯江水将古堰画乡一分为二,“古堰”是北岸的堰头村,“画乡”指的是南岸的大港头镇,二者隔河相望。江上没有桥樑,只有几只彩色的画舫往返两岸。它比南浔更古朴、比乌镇更清净,宛如世外桃源。
堰头村位于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西南3.5公里处,距市区25公里,50省道沿村而过,瓯江和松荫溪在此汇合。村子因位于具有15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故得名堰头。该村依山傍水,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堰头村村落历史格局和周围自然环境风貌具有古朴的江南古镇风貌,现存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近20余幢。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与巍巍古堰交相辉映,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交错融合。
位于该村村头的通济堰建于公元505年,是世界水利史上第一座拱型堰坝,至今仍发挥供水兴利、造福碧湖平原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水利建筑史上的一件瑰宝。1961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丽水市的摄影创作基地之一和“古堰画乡”建设项目的核心区块。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和勤劳的人民孕育了堰头村独特的古堰文化。通济村内民风纯朴,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生活、农耕习俗及礼仪、伦理等非物质形态内容。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历史上传存的正月、端午、八月半庙会戏、农历三月三“设路祭、演社戏”、元宵彩灯等活动,唱鼓词、道词、演婺剧等也较为盛行。现在,堰头村组建有腰鼓队、秧歌队、老人健身操队等群众文化队伍,村民在忙时以生产为主,节假农闲时文化活动非常丰富。
堰头村
“风雨阳光”沐浴在正午的阳光下
堰头村因拥有几十株千年古樟树而闻名于世。这是堰头村的舍利树。“舍利树”,树干中空能容数人,令人赞叹不已,它如同上天恩赐给村庄的礼物,倔强地生存下来。自古它曾数次遭遇雷击,历尽摧残,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所以它被当地村民称为“舍利树”,被视为树神。
舍利树干
声名远播的通济堰

同行摄友在通济堰边上留个影

天人合一的感觉

瓯江岸边的堰头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