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宝黛钗

(2008-12-02 19:43:25)
标签:

杂谈

    《红楼梦》一开篇就交代,女娲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最后一块无材补天,不得入选,被弃在青埂峰下。那石头便“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于是就有了那衔玉而诞的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故事。宝玉到底是玉还是石呢?说他是石,他有了灵性的慧根,不走仕途经济,叛逆封建传统;可说他是玉,他又有石的冥顽愚钝,也就是世俗人性的弱点。

    不知道别的男人如何,至少曾几何时,我是艳羡宝玉的,“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既可以吃妹妹们的胭脂,又能和袭人云雨,“好色不淫”,老是有女性宠着娇着,幸福死了。他对男人没有好感,贾政、贾雨村、贾珍、贾琏,他不待见。却愿与秦钟、蒋玉函交往,那是因为这哥俩儿已经女性化。相反,女儿一旦男性化,他便讨厌之极,顿生恶感:“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他还批评宝钗湘云:“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可见,在宝玉眼里,男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染了男人味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只有未出嫁的女儿最清爽童真。看来女儿要想保持童真,永远“清爽可人”,还是不嫁的好,除非男人们都成了懂得呵护、关爱女性的“怡红公子”。

    清朝时有一对儿引为知己的莫逆好友,都是“红迷”。但一个喜欢黛玉贬低宝钗,另一个反之,每次都为钗黛孰优孰劣争得面红耳赤,有次要不是有位老友及时赶到,双方非得老拳相向。真伤和气!两人发誓,从此决不再共谈《红楼梦》。

    钗黛孰优孰劣,争了200年。有谁能断这桩千古公案?我一直是这么看的:黛玉更艺术化,是理想化的诗化的艺术人;宝钗更民间化,是生活化的世俗的社会人。若从当下的世俗观点来说,多疑、小性、尖酸刻薄的黛玉们,可吃不开,难以有生存的空间;而开朗、练达、工于心计的宝钗们,却可以如鱼得水般混成白领、金领,用豪宅香车钓个把老公,更不在话下。但是,如果身边的女性全都成了宝钗,没有了“艺术”,人生也会随之苍白。

    不知得有多少代的读者撕心裂肺地埋怨曹雪芹,干吗不笔下留德,让宝玉和黛玉结婚。可他俩真要是结婚了,日子能怎么过,可不是曹雪芹的本事,这差事怕是得交给玩儿言情的小说家了。不过,自私的男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婆是“钗黛合一”,既会生活,又懂诗书。生活中哪找这样的嫦娥呀!男权初衷不改的男人们,如何选择黛钗,我倒有个馊注意:把宝钗娶回家,拿黛玉当梦中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