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义工:美国博物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8-06-26 17:05:35)
标签:

杂谈

    义工早已成为美国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它体现出美国人献身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他们除了与正式员工一样担任咨询、讲解及纪念品的销售,有时还要协助专业研究、藏品管理、展厅设计、宣传教育、募捐筹款、法律事务、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工作。美国的博物馆义工要参与到博物馆的实际工作运行中,参与到许多部门的具体工作中。义工的组成是多元的,有退休老兵,有退休职员,有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义工堪称美国博物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美国博物馆工作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有许多小型的博物馆,其正常运做全靠义工维持。

    大都会博物馆现有义工1500名,另有2000份申请待选,有的已等了两年。义工们重视的是精神上的收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能全身心地把奉献融入博物馆的事业,二是能与志趣相投的其他义工一道工作。

美国博物馆对义工的审查很严格,要培训很长时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那位资深义工余翠雁女士告诉我,他们要培训三年,培训期间要写报告,要考试。要当义工,强有力的推荐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中学生愿意作义工,因为到博物馆当义工可以很好地体现自己对社会、对公众的服务,学校会把学生的这种志愿精神写进评语,这会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有帮助,因为优秀的大学要看你的经历,看你对社会是否做过贡献。

    我刚提到的这位余女士,她在是一位资深义工的同时,已经成为一名博物馆的文博学者。

美国的小型博物馆有大量义工,许多小型博物馆的负责人都是义工。马里兰洲安妮皇后县有18个小博物馆,只有1个是全职,从县里领薪水,其余全是义工。

    相比之下,国内博物馆的义工也许并不缺乏奉献精神,但博物馆在培训的严格化,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组织的制度化方面,跟人家有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