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现代的神——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
主讲人: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作家)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赴美国考察博物馆的感受。分成一系列小题目来讲:
7、博物馆的收藏与展陈布置
我们到美国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亚洲文物,特别是中国文物为主,是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它有各类藏品13000余件。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标本上亿件。真是开眼!晋朝顾恺之的宋代摹本《洛神赋图》、商周青铜器、精美的玉雕、陶瓷,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大饱眼福!
其实,从博物馆的展陈布置来看,大同小异,各个博物馆的展陈方式都不外这么几种:实物陈列,展板说明,声光电制作及视频演示。
大都会博物馆的展陈布置,空间感很好,许多展厅中间还有供参观者休息的沙发长凳,有的还是双人背靠沙发,可以悠然坐在沙发里静静地欣赏艺术品。
人家在许多地方所花的心思比我们多,比我们细,从博物馆的说明折页也能看出这一点,比如,人家提前很多就已经把要做的展览,不止一个,而是若干个展览的计划都印了出来,观众对一两个月后有什么展览了都一目了然,可提前根据展览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日程。这需要博物馆的管理层及相关业务部门付出相当多的时间、精力,人家的公众服务很好地做到了期前,不是说一个展览完了才准备下一个,而是整体的长远规划,且做得非常细致。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它与外面的合作展览计划已经排到了两年以后。
从经济上看,我们现在似乎是有钱了,国内已经有许多博物馆在展陈布置时,都用运了声光电制作,耗资巨大,我看过一家国内博物馆光一个展室的声光电制作就花了200万。然而,我有一个思考,即展览中有的情景再现或人类久远的古迹再现,是不是非要以这种耗资巨大的方式来表现呢?它也许不如朴素却制作考究的历史纪录片或专题片更富有历史感、现实感和冲击力。比如,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厅中有处用很大的声光电模型场景,还原日本人在柳条沟炸张作霖的火车,每个小时正点播放,时间不长,大概只有十分钟左右。我觉得这种效果远不如在一个小放映室播放精心剪辑的历史专题片。
当然,在展陈的硬件条件上,有的博物馆已经相当棒,像辽宁省博物馆的字画展厅,环墙体订制的大展柜已完全做到恒温恒湿,造价很贵。如果文学馆在二期的展厅中能有二到三个这样的大展柜,倒可以经常性地把馆藏的字画珍品轮流拿出来展览。因为展柜中的温湿条件与保管库房完全是一样的。但这需要钱呢!
[演讲时间:2007年9月16日;录音整理:程丽仙;内容略有修改、补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