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木心说《红楼梦》
(2017-03-19 12:34:28)
标签:
转载 |
木心说《红楼梦》
摘自
大家看《红楼梦》,戳穿了讲,是看故事,看花姑娘,看排场,看细故,怎么读才好?从空中鸟瞰:故事在南京大府,弄清楚家谱,“好像我家舅舅”,就可以看下去。曹雪芹的雄心,先编定家谱、人物、关系三大纲,就胜券在握。
曹雪芹立大纲,真是立的好!我们来看:
地点选得好,京城,首善之区,四季如春,或四季如冬,都不太好写。但他在书中又不明写南京。他知道一涉实地,就流俗。
朝代也选得奇妙,更高超了,曹本人是入旗的汉人,又是汉文化的伟大继承人,他不愿以满人眼光看汉文化,于是将时代虚拟,甚有唐宋之气——这是他审美上的需要。看不到满人的习俗。
时间空间的安排,大手笔!远远超过以前的小说,什么“话说某某年间,某府某县。。。。。”曹大师来两大落空,几乎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或者说,有时间处就有《红楼梦》,有空间处就有《红楼梦》。凭这两点,他睥睨千古。
我相信曹大师曾经大排名单,改来改去,热闹极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看了一定大为动衷,大吃其醋。
为小说人物起名字,非常难。虚构,不着边际,用真人,写来写去不如真名字那人好——名字与那人,有可怕的关联。
场景布置,宁国府、荣国府是旧建筑,大观园是新建筑,其名义,借元春探亲而建造大观园,其实是曹雪芹要安排这群男女。怡红院、潇湘馆,可即可离,走来走去,丫头、书僮,有事可做,要是不造大观园,众多人物挤在宁、荣两府的小空间内,曹雪芹下不了笔。
时、空、名、景,四大安排,曹雪芹一上来就得了四大优势,我像是灌了四大碗醋,醋得头昏脑胀。后来的小说家续写《红楼梦》,看不懂曹雪芹的阵法,就要上前较量,必败无疑,比水准,比自觉,才可较量。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我以为幸亏不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有自传性,但自觉摆脱了自传的局限。
艺术家有特别的功能,即灵智的反刍功能。
曹雪芹才大于文,用在《红楼梦》中,仅一部分,真正的艺术家,应有一种“自我背景”深不可测,涵藏无穷,他们应该知道什么该留下来(作品),什么该带走,死掉算了。
曹雪芹精于绘画、书法、工艺、烹调、医理,《红楼梦》中稍微涉及,有的从来不提,这就是艺术家的贞操、风范。
曹雪芹的伟大,分为二级。
一是细节伟大,玲珑剔透:一痰、一咳、一物,都是水盈盈的,这才是可把握的真颓废,比法国人精细得多了,波德莱尔不过是刘姥姥的海外亲戚。
再者是整体控制的伟大:绝对冷酷,不宠人物。当死者死,当病者病,当悔者悔。妙玉被奸,残忍。黛玉最后为贾母所厌,残忍。他一点不可怜书中人,始终坚持反功利,反世俗,以宝玉、黛玉来反。
十八世纪的中国,有这样一位文学家,站那么高,写这样一部小说,他不知道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艺术原理上却和希腊罗马相通,甚至有过之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