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韦科
韦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34
  • 关注人气: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燕出版社反驳刘心武指责 未阻新<红楼梦>出版

(2015-08-04 15:39:32)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学

海燕出版社反驳刘心武指责 未阻新<红楼梦>出版

  • 2006年08月26日 15:11
  • 来源:大河网综合
  • [发表评论]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7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大河网讯   8月18日上海《新闻午报》以“九旬周汝昌新版《红楼梦》遭‘扼杀’”为题报道了作家刘心武“指责”一家“小出版社”为了利益浪费文化资源的言论,立即引起媒体及学界关注,本报8月21日A17版也以“周汝昌新版《红楼梦》遭‘扼杀’”为题转载了相关报道。昨日,就上述说法,出版该书的这家“小出版社”特别授权本报发表《关于我社出版周汝昌先生新版〈红楼梦〉的情况说明》(另见全文)。

  这个“小出版社”就是河南出版集团旗下的海燕出版社。总编辑王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周汝昌校订八十回《红楼梦》和周汝昌的另一部学术性巨著《石头记会真》的出版情况。

  海燕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少年儿童读物为主的出版机构,成立于1982年11月。海燕出版社主要出版有中长篇小说、故事、寓言、诗歌、散文、纪实文学、儿童文学理论、科学文艺、知识读物、低幼读物、教育读物,以及供青少年阅读的《故事世界》(月刊),供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的《金色少年》(月刊)和以学龄前儿童阅读为主的《幼儿智力开发画报》(月刊)。建社以来,共计出书数千种,总印数数十亿册,有200余种分别获省级和全国优秀图书奖。

  王钢介绍说,周汝昌先生校订的八十回本《红楼梦》,源自周先生自己的另一部巨著《石头记会真》。《石头记会真》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古籍整理专著,海燕出版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耗时多年,于2004年出版了精装10卷本、500余万字、繁体竖排的《石头记会真》。同年,在10卷繁体竖排校订本的基础上,删去了校勘记,改为简体横排,出版了两卷的简本八十回《红楼梦》。对于这两套书的出版,周先生自己也感慨良多,并在不同场合表示感谢之情。10卷本《石头记会真》是一部学术著作,八十回《红楼梦》则属于一部长销书。根据周汝昌先生与海燕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协议,周先生拥有两书的著作权,海燕出版社拥有专有使用(出版)权8年。按照当时海燕出版社的惯例,专有使用(出版)权一般签10年,而海燕出版社只签了8年。

  王钢说,为了突破发行渠道的局限,海燕出版社多次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发表书评,在图书订货会上重点宣传推介这两套书。海燕出版社参加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宣传册扉页就是周汝昌先生的《石头记会真》,在博览会现场这两套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陈列在最醒目的位置,在海燕出版社的网页上,“精品图书选介”一栏中《石头记会真》也排在第一位。

  据介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周汝昌先生校订八十回《红楼梦》第一版4000册已全部销完,第二版4000册也已接近销完,目前正筹备第三版的印刷。□首席记者张体义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海燕出版社关于周汝昌先生新版《红楼梦》出版情况的说明

http://www.dahe.cn/hnxw/yw/W020060824554937342128.jpg未阻新<红楼梦>出版" />

在2005年春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周汝昌先生的两个版本图书同时展出。

  近来,刘心武先生致电媒体,对“小出版社”出版周汝昌先生校订的八十回本《红楼梦》一事横加指责。作为该书出版单位,我们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一事件的本来面目。

  周汝昌先生校订的八十回本《红楼梦》,源自周先生自己的另一部巨著《石头记会真》。上世纪90年代,经河南安阳作家、红学家张之先生介绍,周汝昌、周祜昌先生兄弟二人点校的八十回《石头记会真》原稿,交给河南出版界,此后海燕出版社承担了这一出版项目。原稿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古籍整理专著,除收录校订的《红楼梦》原文之外,更主要的内容,是依据11种旧刻本、钞本校订的校勘记。当时,许多出版社囿于经济力量限制,无力承担这一大型项目,不敢贸然接受。海燕出版社正是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出发,给此书以高度的重视和大量的投入。

  由于原稿较为繁杂,我社特地聘请了河北省红学研究者侯廷臻先生为特约审校,依据11种旧本,逐字句重新核对了原稿;在社内,又特别聘请了资深编辑张焕斌先生担任此书的专职特约编辑。为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耗时多年,于2004年正式出版了精装10卷本、500余万字、繁体竖排的《石头记会真》,其工程的浩繁,可想而知。海燕出版社对此书的投入,仅直接成本(稿费、排版费、纸张及印刷费)即有120余万元。为保证全书的质量,整个编校过程,远远超出了规定的三审三校,有些章回,仅校对就达8遍;装帧设计则选用了河南省装帧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

  周汝昌先生对此也是感慨良多,他在《石头记会真后记》中写道:本书得以出版问世,全由担任此书编辑、审校的3位先生的逾乎寻常的热情与毅力,“克服了万难,历时长达十数年之久,方得梓成……在此仅一声谢字,何能表我深衷之万一!”“至今仍然是出版社的单方努力,方才得获印制的经费。我的感谢,岂是‘言宣’所能为者?”在《补后记》中,周先生再次强调:“幸而,出版社尽了鼎力,而且又特邀了专家逐字全部复核——仅仅这步工序,就又耗去了他们5年的宝贵光阴和心血!”“感谢出版社打破常规的鼎力安排,不惜一切花费、繁难、曲折……终于使这部‘命运之书’得以梓行问世,就教于普天之下热爱《石头记》者,这是出版史上的一桩前所未闻、难以想象的特大事例。粗表愚衷,亦实非言词所能尽我之微忱也。”

  同年,在10卷繁体竖排校订本的基础上,我们删去了校勘记,改为简体横排,出版了两卷的简本八十回《红楼梦》。周先生在《序言》中谈到一生校订《红楼梦》,成稿的艰辛之后说:但是,这不算“告成”,还有出版的大节目,多年碰壁,无人肯顾。有幸的是最后得到有识之士的帮助,慷慨伸出学术道义的援手,破格破例,玉成了此事。“出版社为此一部书所费的心力是可惊可佩的。”(原文曾发表于2004年7月22日的《光明日报》,文字略有修订。)

  10卷本《石头记会真》是一部学术著作,只可能在学术圈内销售。八十回《红楼梦》则属于一部长销书,但未必是一本大红大紫的畅销书。毕竟,市场上流通的各种《红楼梦》的版本太多。即使是刘心武提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除了他所说的两种版本之外,还在1958年出版过俞平伯先生校订的八十回《红楼梦》,60年代和90年代都曾再版。然而,经过我们的努力,包括多次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发表书评,在图书订货会上重点宣传推介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周先生校本第一版4000册已全部销完,第二版4000册也已接近销完,目前正筹备第三版的印刷。当然,作为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我们的销售渠道有一定的专业局限,因此,我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热诚欢迎与出版、发行界的同行共同合作,扩大销量和影响。根据周汝昌先生与我社签订的出版协议,周先生拥有两书的著作权,我社拥有专有使用(出版)权。其间,周先生曾提出,某出版社希望以我社的简本为基础,改为繁体竖排,附脂批出版,我们很快同意。前不久,周先生提出某出版社希望再次出版这一简本的简体字版,我们也同意了。

  媒体报道援引刘心武先生的话说:“‘周先生向原先那家小出版社许以重诺,愿意将前后两次出版所有的版税都拱手相送,并允许该社同时加印该书,只求他们让出部分版权,还新版《红楼梦》一次新生的机会。’但是,这家出版社听说刘心武将加入到这项出版工程中,又耳闻《揭秘红楼》销量很不错,居然一心认为新版《红楼梦》将要大红大紫,所以死活不答应周先生的请求。他们还声称,周汝昌如果换社,除非第三方出版社愿意与他们签订一款大笔让利的合同,否则就是侵权。”这完全是不值一驳、子虚乌有的小说家语。

  我们不知道作为“大作家”的刘心武先生,说话根据是什么,我们也不愿和不屑去推敲他的用心如何。作为“小出版社”,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声明,他的那些话,可以说是“满纸荒唐言”,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恶意中伤。对此我们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海燕出版社2006年8月23日

  下一页为8月18日上海《新闻午报》刊登的“九旬周汝昌新版《红楼梦》遭‘扼杀’”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