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梦中的家园》发文艺报

(2012-07-18 22:52:24)
标签:

转载

         梦中的家园

                             2012年07月11日07:49 曹 蕙

  在鲁院学习的时光,实在是一段很舒心的日子,安静美好,仿佛多年以来,在心里叠积起来的折皱,被一一抹平,有了些微醺的喜悦。而眼中的岁月尘埃,也被一一拂拭,眼神变得更为洁净透亮。我想,这是大多数在鲁院学习过的人或多或少会拥有的生命体验吧。而那些互相之间表达过的,或不曾表达过的喜悦和欣赏,恍惚的或是明亮的,都在心底最柔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而今再翻看有关鲁院的同学录、博客,看到那些人名,触碰他们的文字,心里都会莫名疼痛。鲁院,于我来说,是生命中永恒的存在、永恒的念想。时光将像沙漏般,漏去许多的回忆,而鲁院在我心里,一直不会走远。

  从俗世的生活中剥离开来,置身于一种近乎童话的氛围中,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说实在的,鲁院的师长对于我们这些学员,几乎算得上是宠爱了。白描副院长那时承受着病魔的考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总是微笑着走上讲台为我们授课。施战军老师总能发现同学们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评价学员的作品,兴致勃勃地和我们打乒乓球。而郭艳老师,优雅、知性,连服饰都是那么有品位。她致力于女性文学研究,内心执著地坚守着一些高贵的品质。班主任陈涛老师,牺牲了太多的节假日陪伴学员,总是阳光灿烂地、尽可能地付出。我还记得赵兴红老师始终甜美的笑容,以及严谨的严迎春老师,偶尔露出的迎春花一般灿烂的笑容。

  在鲁院的日子里,老师们的课程,给了我太多的触动。多年以来,我囿于一个较狭窄的空间写作,几乎没有多大的进步,而进入鲁院,我忽然像找着了航向的一叶小舟。我跟着老师悉心的指点,重读那些经典,真诚地听取同学们对我文字的善意批评。每一篇散文习作,于我来说,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灵魂对话,或是内心里的一场较量,我没法去虚伪装饰。而且,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冰心、朱自清等人的散文。许多人认为这一类散文已经过时了,听到这类观点,我便会激烈地与之争辩。我一直以为,不应该用小说的方式写散文,我坚持用传统的甚至颇显老套的诉说与表达方式。可是后来,我多年以来形成的一些文学观点也在逐渐地改变,我知道,我终于开始摒弃一些陈见,并缓慢地成长。

  常常地,从窗口看到天空中成群的鸽子带着鸽哨声掠过。计文君说,这是北京的鸽子独有的风景。在南方,鸽子是不带鸽哨的。她几次邀我去她朝北的小屋看那两只辛勤搭窝的喜鹊,用灵活的手势和生动的语言向我描摹,她表达能力之强总是让我羡慕。然而,每次都不凑巧,等她大声地唤了我去,受了些惊吓的喜鹊已飞离正在建设中的窝,用一种很警惕的眼光打量我们。

  我想,同学们都是很用功的,四楼寂静的楼道里,你感觉不出住着人,大家在各自的房间里看书、写作。有时在食堂用餐或是在院子里那棵大的梧桐树下,遇见了,彼此友好地微笑、点头。大家都是爱好文字的,内心敏感、善良,我特别欣赏一些同学的作品,也欣赏他们的为人处世。奇怪的是,即使是开始颇有些讨厌的人,也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打消自己的成见,觉出了他的可爱。

  离愁别绪弥漫着的那些日子,鲁院门前的烧烤摊、一楼的大厅,到处是同学们在依依不舍地交谈、喝酒。大家尽可能地珍惜着不多的相聚时光。

  我还记得,结业那天,酒喝到一定程度后,同学们纷纷离席,去给老师或同学敬酒。我也被大家的情绪感染,站起来敬酒。现在回想起来,原来不会表达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盛可以在院子里的龙爪树下种了辣椒,她说要等吃完辣椒再离开学校,那一抹青葱的喜悦,在她眼眸里闪着亮亮的光泽。这个写小说的女子,总有着她倔强坚韧的生命力。

  而今,回望北方,回望鲁院,如回望梦中的家园。我想,若干年以后,我一定还会记得在鲁院的这种臻于童话般美好的学习生活,它将幽远深长地在我的人生之路上散发着清香,一如夏日里的七里香。(曹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