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侃论学语录

(2012-06-09 21:1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记
  治学须知二事,一曰治学之法,一曰持论之方。
  凡研究学问,阙助则支离,好奇则失正,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亦必如此,方有真知灼见。韩非有言:“变业无成功”,此可为吾人讲学之鉴。人类一切学问,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三德。
  凡学问无论何种,以平易近人为常,以不可思议为变。
  中国学问有二类,自物理而来者,尽人可通。自心理而来者,终属难通。
  学问不可趋时或挟势利以行。如唐张鷟在当时文名籍甚,文词行于海外,今所存者,一《龙筋凤髓判》,一《游仙窟》(得自日本)耳。又云,学术废兴亦各有时,惟在学者不媕婀而已。
  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
  凡专门之学,不可于其间有所去取,因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今日籀读古书,当潜心考索文义,而不可骤言通假。当精心玩意索全书,而不可断取单辞。旧解说虽不可尽信,而无条件逊于后师之理。廓然大公,心如明镜,然后可以通古今之邮,息汉宋之争。
  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

  治学第一当恪守师承;第二当博学多闻;第三当谨于言语。扬子云,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矣,寡见则无卓矣。 学问之事,有传学,有行学。欲行其学者,未有不皇皇如也。

    学者可贫而不可贱。白刃当前,不救流矢,学问亦然。

  学问以积累为先,文学以顿悟为贵。故文学能早成,学问则早成者少,有之则颜回韩非贾谊王弼数人而已。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惠栋《九经古谊》及《九曜斋笔记》可以教不欺人。)一曰不知者不道。一曰不背所本。(恪守师承,力求闻见。)一曰为后世负责。一曰不窃。(偶与之同,实有心得,非窃。习见所闻,忘其所自,非窃。众所称引,不为偷袭,非窃。结论虽同,推证各异,非窃。)

  治国学当力戒二弊。一曰不讲条理。一曰忽略细微。讲条理而不讲细微,如五石之瓠。讲细微不讲条理,如入海量沙。

  初学之病有四。一曰急于求解。一曰急于著书。一曰不能阙疑。一曰不能服善。读古书当择其可解者而解之,以阙疑为贵,不以能疑为贵也。

  凡阅近人书籍,须先调查其材料。

  近人治学之病有三。一曰郢书燕说之病。一曰辽东白豕之病。一曰妄谈火浣之病。

  无论历史学、文学学,凡新发见之物,必可助长旧学,但未能推翻旧学。新发见之物,只可增加新材料,断不能推到旧学说。

  常人治学有二病,一曰急,二曰懒,所以无成。

  世人是尧舜而非桀纣,治学亦当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

  博览旁征,必先有其基。

  士以志气为先,不以学问为先。

  学问最高者语言最简。

  天下人之所长,非己所能有。己之所长,为天下人所不能有。如是始能有以自立。

  凡引古书,或从本义引之,或以己意引之。前者名曰推原本义,后者名曰断章取义。如孟子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后者之类。

  读中国旧书,了解为先,记忆为次,考据又次之,判断最后。

  看清一难懂之部书,可以读多数难懂之书。

  古人议论其言简,今人议论其言繁。唐以前人之一二语,唐以后人可敷衍而为千百言。读周秦诸子等书,均可作如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