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读到杜甫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这是86岁的俞平伯游香港时的感受。
对这两句诗,我也忽有所感。
五一节,去登封、开封,是陪老人去的。四位老人,都是42年以前生的,也就是都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按照各种规定,七十以上的老人免票。一次,票务员说了这个政策,身边的老人说:我们看不了几次了!
这是我回避的话题。
每天,休息是最重要的。老年人,总有一些老年病,体力跟不上了,体质也有问题。所以,不能多走,长时间走,也不能吃饭不及时。于是,游玩看风景反而是次要的,安排在充分休息之后、之间。
嵩山风景极美,车停半路上,漫步林间,杂花生树。两次农家乐,桌上即便只有一两个荤食,也被剩下。
坐车上,一路上看花开,是否也是: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在长沙写《小寒食舟中作》时,58岁。杜甫也是这一年去世的。如此准确地传达当时的感受,也可见杜甫病得不轻,身体极弱。杜甫不满60去世,令人悲哀!但是,他成功传达了垂暮老人、风烛残年的游赏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到老人的眼光与感受。
将这首诗全文录下: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