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出门旅游,碰到了大家议论的门票涨价的问题。
我很少对比——主要是记忆不好,也不知道景区的门票涨幅有多大。但当我去一些地方旅游时,发现门票确实很贵。比如,云南石林早在2004年就128元了,2005年左右,少林寺就100元了,2010年去承德避暑山庄是120元。
如此之高的价格,我也曾得到一种说法,一位导游说,你们工资在不断地涨,为什么门票不涨呢!
关于门票,不想议论太多。我想说的是,它作为一个缩影,是我国整体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
第一、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一种质的增长,而是一种不同部门间的掠夺式的竞赛。
第二、除了涨价,景区靠服务挣不来钱。这说明,服务的质量很差,所以挣不来钱;或者,大家不需要景点之外的其他服务。至少又说明,我们的服务水平不高,大家的消费不是高质量的、高水平的。
第三、三年一轮的涨价风不可遏止、愈演愈烈,逆历史潮流而动,逆社会进步而动,在剥夺着人们的福利。如此竭泽而渔、不计后果,破坏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德意识,剥夺的是大家享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权利。
第四、如果此种势头没有遏制,没有自然复归,就说明我国的经济还在恶性循环,利益部门化和掠夺公众还在延续,政府还没有理顺很多关系。我们经济的质量、水平不高,社会管理水平也很低,其发展也不可持续。
第五、假如有了如上的认识,出去旅游,买门票要认命(投胎须谨慎,贵国有风险),服务就放低要求(公德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如此心态,才能玩的高兴。旅游的好心情,靠不了别人,靠不了政府,要靠自救。如此道理,可以推广到诸多方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