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存档:导演林荫宇

(2012-03-10 17:44:52)
标签:

杂谈

    昨天去南城参加剧本座谈会,她的见解、谈吐令我刮目,是一位很值得一记的人物。从网上找到资料,贴在这里:

 

导演当如林荫宇
            泽国

     有幸作为林老师的学生参与《周末四重奏》(以下简称《周末》)的排练,现在想来犹如昨日。虽然我曾执导过《挂在墙上的老B》还有《魔方》的片段,编导过一些短剧参加社会公益的演出,但毕竟是业余爱好。一位重量级导演站在面前亲自现身说法、手教口传,仿佛喜从天降、美梦成真!现将自己的受益之处与大家分享。


一、爱世人、爱生活。


    为《周末》挑选演员时,有一位会员做穿针引线的无实物表演,结果将一条粗绳穿到细小的绣花针里。“这是违背生活逻辑的表演,应该摒弃”,林老师如是说。向来,无论是表演系的学生还是从事戏剧影视创作的专业演员无不把无实物训练当作日常持之以恒的基本功,因为这项练习几乎涵盖了表演的所有元素,比如信念感、形象感、节奏感;理解力、感受力、想像力、适应力等等,它是检验演员平时观察生活能力的试金石。林老师眼尖心细,这源于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深厚的生活功底,试想一个对世人漠不关心的人自然不会留心观察人物,更谈不上发现表演上的纰漏了。林老师爱世人爱生活体现在她对我们的热爱上,她不辞七十多岁的高龄为我们排戏非但分文不取,而且和我们一样饭费自理、路费自理;排戏缺少场地,她就请演员到自己家里说戏,甚至骑着自行车到会员家里说戏;排戏缺少服装,她把演员请到家里挑自己的衣裳;走台时间出了问题,她亲自出面和剧场协调;她看到灯光师劳动辛苦,心疼万分,嘱咐我们一定不要亏待了别人,全然忘了自己的心殚力竭。排戏难免有一些争执、烦扰,她就亲自出面调解、协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我原本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常年招募义工从事弱势群体的服务工作,见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义工。真正的义工我见过,但他们都是基督徒,生活中做盐做光原本就是基督徒的本份,而像林老师这样不是基督徒的义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记得大戏节的时候看话剧,碰巧林老师也在,戏演完了,学生演员们希望林老师给予讲评,林老师翻开现场精心记录的笔记本,像一位忘年朋友一样,哪好哪坏一一道来,直抒胸臆,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林老师用自己的行事为人见证了使徒圣弗兰西斯的一段祷告:主啊,让我成为你和平的使者:在憎恨之处,散播爱心;在仇视之处,散播宽恕;在怀疑之处,散播信心;在黑暗之处,散播光明;在失望之处,散播希望;在忧伤之处,散播喜乐。使我安慰别人,胜于寻求安慰;了解别人,胜于寻求了解;关爱别人,胜于寻求关爱。因为在向人付出之时,我们才有所得着,在饶恕别人之际,我们才得蒙赦免。爱世人、爱生活,我应该象林老师学习。


二、爱演员、爱戏剧。
   

    也是在《周末》选演员时,呼啦啦一下子来了二、三十名应召者,每人自我介绍一遍之后,林老师就如数家珍似地把每个人的名字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震惊四座。记忆是演员最优于常人的基本素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感觉记忆一词来定义我们对于真实感觉的回忆,如果一个演员有什么过人之处,正是因为他具有比一般常人更敏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像一架高能量的雷达,使演员在演出时调动自己的记忆相互刺激、影响、以至于完美演绎出形象各异的角色。这种超级记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它是演员长期日积月累的训练培养而成,林老师超人的记忆能力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她雄厚的表导演功底。
林老师爱演员表现在对演员的严格要求上。从做演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她要求演员必须遵守排练时间,视舞台为圣殿,视观众为上帝,视戏剧为生命。演员之间要相互给予,在舞台上演员之间要相互补台不能相互拆台,她常以丁嘉莉老师带伤演戏的例子教育大家。此外,她还要求演员苦练基本功,从对生活的观察到对形体、声音的训练,以至于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谁表现得不好理所当然就受到批评。而这一切要求都基于大家对非职理念的共识之上,即非职是一个团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的团队精神;非职不是业余,除了演员们花费在演戏的时间上比专业的少一些之外,灯、服、造、效、化、布、乐、场、剧、宣全部是专业水平。
林老师德高望重却不固步自封,排戏时她认真听取每个演员的表演阐述、人物分析,尊重每个演员的建议,只要合情合理她都吸取接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人常说:“导演要死在演员身上。”林老师就是这样的导演,剧组的每一位演员几乎都接受过她一对一的训练、手把手地指导,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时候我觉得这段戏已经差不多了、可以不排了,可林老师依然追究细节,要求重排,直到毫无纰漏、心里踏实了为止。有一次,林老师要求我排一下谢场的环节,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和演员们随便走走过场就算了事,没想到林老师看后非常不满意,她又亲自带领我们重排,直到每个环节都顺利流畅才算通过。由此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追究细节的重要,往往台下的一个小失误会带来台上的满盘皆输,正所谓“台下误一分,台上错十分”,切不可心存侥幸心理。
排练中,林老师将自己多年从事舞台导演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和盘托出,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演员们,令人钦佩。许多演员的笔记本上都有她亲自画的舞台调度图、导演工作表,在她的执导中我们获得了许许多多表导演的基础知识,比如:心像说、规定情境、语言的行动性、节奏产生力量、行动是戏剧的基本元素、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特质、事件是戏剧的基本单位、演员远景和角色远景、演员永远是为对方活着的、演员要在角色性格中寻找对立面、导演永远不要束缚演员的创造力、导演分析剧本的几种方式、静场、点送等等。爱演员、爱戏剧,我要向林老师学习。


三、爱思想、爱追求。

    参加《周末》的排练,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见见《晚安了,妈妈》的导演。看过《晚安了,妈妈》之后我被导演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想所打动,久久不能忘怀,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想见见林导演。虽然后来我得知林老师执导的《晚安了,妈妈》不是我看的那个版本,尽管如此,有机会参加林老师执导的高行健先生创作的《周末》排练,对我老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一直以为,一位导演首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恰如电影界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的“新浪潮”、“新德国电影”的导演们,还有戏剧界的布莱希特、梅耶荷德、尤奈斯库、品特、威廉斯等等,这些大家都是编导演集于一身,他们把艺术创作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虽然表达的方式各有差异,但他们的目光始终严肃地审慎人性在大千世界中异化的根源,高行健先生的《周末》也是如此。都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之所以最好是因人可以为所欲为,所有的欲望都可以满足;之所以最坏是因为每个人都成为他人追名逐利的绊脚石,他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强大的市场专制、无孔不入的金钱诱惑,使人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金钱奴隶却不能自拔,信仰和道德严重缺位,成为任人取笑的过时货色。整个社会就像一具行将就木的尸体,每个人屈服在自己垂涎的一块肥肉上争腐逐臭,没有了精神,这是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弊端,毋庸回避。林老师用几条彩带,一段哑剧形象地表达了《周末》的主题,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剧中人无聊、无奈、无助的纠结心理,切中要害,正中时弊。戏剧本身是一种游戏,但游戏却不是戏剧的目的。艺术创作是一件严肃的工作,戏剧人要勇于背负起人生的苦难,把真善美呈献给世人。正如莎士比亚所言:“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莱特三幕二场》。这是林老师用实际行动启发给我们的警示。
在和林老师一起排练的日子里,我感到她是一位个性鲜明、勇于创新的导演,她也一直鼓励我们要善于借鉴当代戏剧中优秀元素来丰富舞台语汇。林老师是国内第一位启用专业演员排演国外荒诞派戏剧的导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就率先执导了《情人》《椅子》,引起戏剧界的强烈反响,她执导的《捉刀人》,其历史意义久远,反映出一位老导演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和透彻的洞察力。同时她还教导我们要向其他优秀导演学习,她帮我们分析林兆华、孟京辉先生执导的的戏剧,让我们从中借鉴新的表现手法,像他们那样博采众长、不断探索。爱思想、爱追求,我应该向林老师学习。
     有人把林老师比喻为戏剧天使,她的心灵像一块美玉,晶莹剔透;她的感情像一团火焰,热烈奔放。《周末》演出结束之后,林老师做东请大家聚餐,临分别时,大家想送送自己喜爱的师长,可她却婉言谢绝了,或许是她不愿惊扰周围的客人,或许是她生来就有一份甘于平常的淡定。望着林老师留在走廊中悠长的背影,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些世人常被一些美丽的话语所打动,常被一些移山填海的能力所降伏,也常被那将自己所有的施舍给穷人的行为所感动,然而这些行为若没有爱都将无益。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是我跟随林老师排戏所得到的最大收获。
有一次,林老师跟我们开玩笑时说,她的名字特别好记,因为她的父母给儿女起名字时都起得很大,比如她的名字就是这样。我倒很佩服林老师父母的远见,因为他们给林老师起的名字恰如其分——参天之木,荫被后人。
在此新年伊始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周末》剧组的朋友们向林老师献上我们衷心的祝福,祝愿林老师健康快乐常在、艺术生命常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