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李少红导演的近距离提问

(2010-09-01 22:15:59)
标签:

李少红导演

间离

《红楼梦》

杂谈

分类: 红学

 

829日,因为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与李少红导演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在看新版时,有些疑问,正好当面问问。

节目是北京晚间新闻的特别关注。主持人是刘海宁,一位是李少红导演,一位是不著名的“红学研究专家”,字幕上是这样打的。

李少红不在时,主持人刘海宁说:能不能说说你真实的想法、看法?

我说:扮相,让人们很难接受。这是招致非议的原因。我希望大家超越浅层次的感受,从直观感受到理念,从理解导演的艺术追求出发,批评这部《红楼梦》。

李少红来以后,李导演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昨天的活动(走红地毯)?我说,我参加了,可能你没注意,但我们握手了。她说很感谢红学家来参加盛典,大家都很累,我想着让大家早一点回去休息,后面的内容就别耗着了。

我说:看得出来,你很累,也很激动。

李说:是啊,为了昨天的活动,我一直在奔波,包括拜访冯其庸先生。

我说:冯老一句话,比我的一百句管用。

节目之前,我向李导说:我看到秦可卿死后停灵,已经有一二百道士和尚来唱经念佛、超度亡灵了,接下来是贾珍与薛蟠谈棺材事,我说是不是次序错了。赶快翻书,发现书中就是如此顺序。真可谓忠于原著啊。李少红导演说:这一部分的拍摄也是很费力,那么多人的场面,调动不易,也是费了不少心血。和尚道士祭灵,后来才装殓。这大概是顺序。对主持人,李接着说:能不能不说忠实,而说尊重原著。因为有人置疑“忠实”的提法。应该是尊重,我们是怀着虔诚之心对待全本《红楼梦》的。我又提问:有些部分进行了洁化处理,有的人物语言被删了,如薛蟠的女儿乐,如赵姨娘很不堪的言论。李少红说:这主要是审查通不过的问题,不得不删。

节目之后,一起下楼。

我又提问:在音乐上,有时是不是故意用尖利、破碎、游离的语言造成间离效果?整部连续剧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间离,不是完全的融入,而是拉开距离。完全融入的效果是感动,而间离的效果是审视,对吗?

李少红回答:主要是小说就有域外视角,如宝玉是天外来人——石头视角,超离的目光是有的。

还有一些提问,在电视上播出了。不赘。

李少红显然是一个工作狂,她没有想休息一下,下一步接着要拍一部电影。

有人看了新闻,向我说。你的回答,耐人寻味。说希望8090后的新一代关注《红楼梦》,等你们长大、成为导演、艺术家的时候,在一二十年以后,拍一部超越新版《红楼梦》。新版既是一个高度,也是一个基础。

主持人也曾问我:你是不故意回避回答人物塑造的问题?

我答:我更看重李少红导演所拍摄场景、氛围、细节。确实,那些部分,如蔷薇硝茉莉粉、厨房风波等拍得很不错,线索、矛盾、人物关系很清楚。小说在这部分是很琐碎的。影像的帮助,相得益彰使之更具可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