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一部好电视剧。类似于《围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武林外传》这样的作品,是电视剧创作的可喜收获。
段大可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塑造的却非常成功,是剧作杰出的证明之一。大作品,往往就是一个配角,也入木三分、活脱逼真。
说他不重要,也不对。因为正是他的到来,引起了栏目的变化。这变化,让剧情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于是有了严守一的衰降线,有了于文海、黑砖头的上升线,有了伍月的命运转折线。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段大可的官,是飞来的。没有人质疑他来当领导的可能性和合法性。就是他那一望可知的诗才,也得维护。溜须拍马,并非人们所愿意为,而不得不为,更显示了“飞来”的无可置疑。不学无术,而又头头是道,是这些人领导业务的能力。是伪诗人,但诗才得到赏识。是伪君子,但能当劳模。是社会的黑暗部分,但却来势汹汹。稳坐钓鱼台,是个不倒翁。官僚政体在文化部门的恶性表演,令人恶心得像段大可一样。
段大可不需要作为,他只需要宣布。宣布:我来了,要改革,符合时代,末位淘汰,收视率,你被停职了,你下岗了。背地里:整人(用上台词课整他们),追逐女学生,权钱交易,威逼利诱。
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我们的官是谁或者不是谁。
选秀的一幕,将批判的深度迅速扩大,资本所渗透的权利,严密得无孔不入,公开公平公正是一种欺骗。公共传媒的本质是金钱与黑幕的闹剧。
演员表演时,故意让他经常翘着兰花指,一会儿颐指气使,一会儿媚态十足,一会儿凶相毕露,一会儿摇尾乞怜,那么可恶的人装的那么可爱,讽刺超过了《儒林外史》和《达尔丢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