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保存:薛宝钗

(2009-11-23 20:16:13)
标签:

宝钗

莺儿

金钏儿

宝玉

翠亭

杂谈

分类: 红学

薛 宝 钗

 

《红楼梦》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怀金悼玉”,也就是站在宝玉角度对薛宝钗、林黛玉命运悲剧的感怀哀悼。薛宝钗的美与林黛玉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类型:大家闺秀,望之如春。外貌是丰腴之美,有杨妃之喻。举止端庄娴雅,随份从时,行为豁达。体贴母怀,体谅下人,洞悉世情,说话入理,经营有道,八面玲珑,深得好评。宝钗与宝玉志不同道不合,所以结婚也是无爱的婚姻,这对薛宝钗来说是一个悲剧。

 

容貌体态:

⒈ 皮肤白皙,大眼睛,丰满亮丽。肌骨莹润,容貌丰美,头上只散挽着髻儿,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风采有牡丹之喻,艳冠群芳。身上有丝丝冷香,若隐若现。雪白一段酥臂,令宝玉忘我出神。

外貌的描写: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 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綉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 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第8回)

⒉ 衣着:总是半新不旧的衣服。素淡为主。

衣着,文本提到: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髻儿,坐在炕里边, 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第7回)

在写警幻仙子可卿时,间接写宝钗

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 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第5回)

⒊ 居住环境:曹雪芹写宝钗极力突出其朴素淡雅的形象。如第八回对其住所环境的描述“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还有四十回写蘅芜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己。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⒋ 贾琏仆人兴儿对薛宝钗之美的描述:“晶莹雪”:

“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每常出门或上车,或一时院子里瞥见一眼,我们鬼使神差,见了他两个, 不敢出气儿.”尤二姐笑道:“你们大家规矩,虽然你们小孩子进的去,然遇见小姐们, 原该远远藏开。”兴儿摇手道:“不是,不是.那正经大礼,自然远远的藏开,自不必说.就藏开了,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65回)

丰腴之美的描写: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 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第28回)

薛宝钗的美,突出着与雪的关系。雪也是“薛”的谐音,像雪一样晶莹像雪一样洁白。

⒌ 总是佩戴着金锁。因系人工打制,所以隔段时间要“炸一炸”,才能黄澄澄的。上写: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对应。

气质情态:

⒈ 牡丹之喻。宝玉生辰的那晚,怡红院里“群芳开夜宴”行抽花名签子酒令,宝钗抽到的是一枝牡丹,题曰:“艳冠群芳”,系有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开元中,唐明皇与杨贵妃于沉香亭前赏牡丹,曾命大诗人李白进《清平乐》三篇,李在这三首诗中就把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薛宝钗在《红楼梦》也有被称为是“杨妃”的文字。

鲜艳妩媚,品格端方,气质内敛。

天真活泼: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 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 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第27回)

⒉ 见解独特,有超人智慧,审时度势,有决断力。薛家事,基本上是薛宝钗在拿主意,替妈妈操家避免许多轻率之举。第40回上写到呆霸王薛蟠被柳湘莲醉打后,薛姨妈意欲遣人寻拿湘莲——宝钗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反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的无法无天的人,也是人所共知的。 如今妈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的妈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薛姨妈听了道:“我的儿!到底是你想的到,我一时气糊涂了。”宝钗笑道:“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也罢了。”

⒊ 协助探春管家,懂得经营之道。理家的观点是既要节省开支,又要大家族面子势派。不可一味节俭弄得怨声载道。这是间接的对王熙凤理家的批评。

⒋ 诗文涵养极高,语言得体。论画论诗皆深得肯綮,不以技巧取胜,反对雕章凿句,有大家气象。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懂得颜色搭配,各地风土人情,似乎万般皆通。

宝钗的《海棠诗》是,被社长李纨和探春评为第一: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第37回)

宝钗通画理:

宝钗道:“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象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 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 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第三,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跏了腿,染脸撕发倒是小事.依我看来竟难的很.如今一年的假也太多,一月的假也太少,竟给他半年的假,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那就更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 (第42回)

诗文修养

宝钗又向湘云道: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 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第37回)

“任是无情也动人”。自身的质美,使人不能赞叹感慨。

性格特征:

⒈ 薛宝钗外冷内热,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关于内冷外热,可以说是服用“冷香丸”的结果。第七回讲宝钗的“热毒”后紧接着说“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甲戌侧批: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何如治之。)意思明显是说 ,宝钗比黛玉,凤姐要宽厚。

从胎内带来一股热毒,但要用药丸强压下去,这说明薛宝钗是一个矛盾体。

薛宝钗与宝玉的关系有金玉良缘的说法。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她一面总是躲着宝玉,一面是有事无事总跑过来。她给宝玉的外号是“无事忙”“富贵闲人”(第37回)。她掩饰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又喜欢宝玉到宝玉那里,给人造成伪饰的感觉。

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引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得到贾府家长们的好评。

关于热毒病与冷香丸:

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 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第7回)

既躲着宝玉,又情不自禁地去找宝玉,引起晴雯抱怨,黛玉误会:

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 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第26回)

⒉ 性格偏于内向:并不由着性子说话,但威严不可冒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自我克制能力极强。感情含而不露。比如对宝玉的感情。以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赢得众人的夸奖。以“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为人处世的原则。

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比较:宝钗深得众人爱戴,感情深含不露。

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5回)

对宝玉有“停机德”,善于通过比喻教育人,并不以私情为重。

⒊ 关怀体贴他人:三次拿药,一次是宝玉被打后薛宝钗拿着药丸来看视。一次是为林黛玉配药拿来燕窝等。第三次是贾琏被贾赦痛打,平儿来问薛宝钗要药。

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 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 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 亦可谓糊涂鬼祟矣。”(第34回)

莺儿向宝玉说薛宝钗的好处:

只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第35回)

莺儿没有说出来的薛宝钗的好处,就是薛宝钗善于体贴人,对人有细致的关怀。

⒋ 既是淑女又有威严。威严不可冒犯:尽管是薛宝钗控制住自己不要对宝玉直接发作,但是他还是没有饶过这个言语冒失者,对于黛玉的得意,她也机带双敲,让当时的气氛热辣辣的(王熙凤语)。

宝玉又笑道:“姐姐知道体谅我就好了。”又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 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 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第30回)

生活理念:

⒈ “女夫子”——传统价值观的信仰者和维护者。说“混帐话”入了“国贼禄鬼”的薛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所以与宝玉言语不合。被宝玉说是染上“禄蠹”气说“混帐话”。

她染上了禄蠹气说混帐话,使她失去了一些自然美。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 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 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第42回)

薛宝钗自觉地按照封建礼仪来规范行为言语,按淑女标准来自我塑造,她担心黛玉移了性情,也要林黛玉像自己那样接受礼教的规范。不仅如此,薛宝钗在这里还骂了宝玉等这些人越读书越糊涂,“读了书倒更坏了”。

可见,薛宝钗和贾宝玉有认识上的极大矛盾。

⒉ 生活就是“做人”。薛宝钗是有名的“会做人”,实际上,薛宝钗是处处在做人。

看一看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打听到消息,就连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

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名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

讨好贾母,讨好王夫人,讨好贾环、赵姨娘。为了讨好,不惜歪曲事实:贾环和蹙额宝钗的丫头在玩游戏——赌钱,贾环耍赖,输了不认输,弄得莺儿不高兴责怪贾环。自己的丫头与贾环发生冲突,薛宝钗“克己”的方法是打压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颠倒是非。明明是贾环耍赖,却说:“难道爷们会赖你!”

贾环见了也要顽。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 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顽,让他上来坐了一处。一磊十个钱,头一回自己赢了,心中十分欢喜。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着急。赶着这盘正该自己掷骰子,若掷个七点便赢, 若掷个六点,下该莺儿掷三点就赢了。因拿起骰子来,狠命一掷,一个作定了五, 那一个乱转.莺儿拍着手只叫“幺”,贾环便瞪着眼,“六----七----八”混叫。那骰子偏生转出幺来。贾环急了,伸手便抓起骰子来,然后就拿钱,说是个六点.莺儿便说:“分明是个幺!”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 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连忙断喝。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宝钗忙劝他:“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又骂莺儿(第20回)

再一个例子是:金钏死于王夫人的打骂和驱逐,而薛宝钗却说是不小心掉进井里死的。如果真是自杀,那就更说不过去了,一个奴仆怎能对主子生那么大的气呢?薛宝钗完全是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上说话的,但是这些说法连王夫人都不能找到。薛宝钗的关怀体贴可见一斑。一条人命,在薛宝钗眼里更是打发点银子就了的事。

将自己的衣服拿来装殓金钏,薛宝钗不忌讳什么?完全是体谅当下王夫人的难处。如此这般,王夫人怎么会不喜欢自己的这个侄女亲戚呢?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 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 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口里说着,不觉泪下.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 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第32回)

⒊ 看透人情世故,但并不冷眼旁观。不仅薛宝钗如鱼得水地利用它,而且还能对于表里不一、横行霸道之徒予以讽刺,对当时社会有相当冷静的批判意义。

讽刺螃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又看底下道: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第38回)

对于现实入木三分的认识,并且对丑恶东西予以批判,这首诗因此具有了其他诗作所没有的现实性。

⒋ 无力反抗与避免的婚姻悲剧:

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薛宝钗愿意充当“掉包计”的事主,也是她一贯委曲求全、屈己仰人的结果。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第35回写黄金莺为宝玉巧结梅花络,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情节。暗喻着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宝玉从心理上是不情愿与宝钗结合而丢弃林黛玉的,所以就有了这段梦中呓语。这反映了宝玉的真实心理,也预示了金玉良缘这一无爱婚姻的悲剧。

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忽见袭人走过来, 笑道:“还没有醒呢。”宝钗摇头。袭人又笑道:“我才碰见林姑娘史大姑娘,他们可曾进来?”宝钗道:“没见他们进来。”(第36回)

第5回判词是: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5回)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提问:

1、为什么说薛宝钗是冷美人?

 

2、薛宝钗随母进京的目的是什么?

 

3、薛宝钗内热外冷的象征是什么?

 

4、薛宝钗内热外冷的表现是什么?

 

5、如何理解薛宝钗的随份从时、行为豁达?与薛宝钗善于“做人”有什么关系?

 

6、宝钗生于富贵之家,为什么房屋中缺少摆设,总是穿着半旧的衣服?

 

7、宝钗扑蝶时的金蝉脱壳之计,是有意陷害黛玉吗?

 

8、薛宝钗为什么要讨好贾府中人人厌恶的贾环和赵姨娘?

 

9、薛宝钗对宝玉有感情吗?怎么看薛宝钗在宝玉挨打之后对宝玉的探望?

 

10、薛宝钗“威严冷峻”的一面是如何表现的?

 

11、薛宝钗与贾宝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12、薛宝钗说了什么话,被贾宝玉骂为“混帐话”?

 

13、解释一下薛宝钗的“螃蟹咏”。

 

14、薛宝钗牡丹之喻的含义是什么?

 

15、大观园中诗社比赛,哪一次薛宝钗夺魁?是什么诗?

 

16、薛宝钗是封建时代的淑女吗?

 

17、薛宝钗劝林黛玉不要读杂书移了性情,你怎么看?

 

18、薛宝钗为什么能成为贾府相中的“媳妇”?

 

19、薛宝钗“会做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20、薛宝钗是怎么帮助母亲管理家事的?

 

17、薛宝钗在帮助探春理家时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18、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矛盾,能说明宝黛钗是三角恋爱关系吗?

 

19、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婚姻悲剧,自己有责任吗?

 

20、为什么说薛宝钗也是“薄命司”中的人物?

 

21、怎样理解作者的“怀金悼玉”?

 

22、薛宝钗的人生观与家庭环境有关吗?

 

23、黄金莺结梅花络,宝钗建议用什么颜色搭配的线来编织。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 "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 "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 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24、金钏投井自杀,王夫人暗自垂泪。薛宝钗如何宽慰王夫人?如何将自己的新衣服拿来作寿衣。

 

25、薛宝钗为宝玉赶苍蝇,绣花,听到宝玉说“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如何反应?

 

26、薛宝钗听说哥哥有嫌疑出卖了宝玉,使宝玉挨打。探望宝玉回去后和哥哥吵了一架。薛蟠说薛宝钗爱宝玉所以处处袒护宝玉,宝钗委屈无比,如何回哥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