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批评要有思想性

(2008-12-07 06:33:49)
标签:

思想性

《红楼梦》

文学批评

蔡义江

分类: 红学

    今天,在这里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问题,很好。过去,受胡适影响,将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看作是两橛,腰斩了红楼梦。晚年的俞平伯先生对此有深刻的反思。

    大多数学生将论题放在后四十回上,大多数论文不作结论,正是出于叙述策略的考虑。关于后四十回,好与坏的争论,太多了,太激烈了,所以把材料摆上去,结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于版本与文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刘世德、蔡义江老师,前面已经谈过。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看,文本的概念要复杂的多。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在新批评派那里,就是要将文本从与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中独立出来,把它看作是自足的对象,看作是各种技巧的对象,看作是结构与要素关系的对象。文本概念包含着“文学本位”的含义。反对从外在的方面解释作品,要从内部构成上解释作品。所以,文本的概念与版本的概念是差距巨大的。

    蔡义江先生反对爱情主题说。爱情故事是《红楼梦》的主线,小说还有许多副线,如家族的兴衰史,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越剧《红楼梦》把它简化为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人们还把它叫做《红楼梦》。如果,人们把宝黛钗的故事剔除了,也可以写一个丰富内容的巨作,主要是王熙凤与贾琏的,尤二姐与尤三姐的,贾政与王夫人,或贾母的,但是老百姓是不会认可这样的故事还是《红楼梦》的。

    主线不是主题,主题对作品的概括更高,涵盖更广,意义更普遍。主线往往具体,但主线一定包含在主题之中。人们往往担心,将《红楼梦》看成是爱情小说,会低估它的价值,狭隘化它广阔的内容。《红楼梦》是爱情小说,但是它超越了爱情小说。这是它与《西厢记》《长生殿》等不同的地方。《桃花扇》也试图超越爱情故事,它超越了,借李香君的爱情写历史沧桑和兴亡之变,但没有《红楼梦》广阔。《红楼梦》比《桃花扇》更哲学,也就是更普遍。它的历史沧桑,它的兴亡之变,更有思想性价值。

    这次讨论会,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大多数文章是属于“文学评论”的红学研究,当然也加进了关于版本的讨论。但是,文学评论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思想性。论文需要加强的也是思想性。思想性从哪里来?从多种比较中来——放在更多的参照系上,从超越前人的思想要求中来,从对研究对象的更高把握中来,从对一个问题的历史梳理中来。如果没有思想性,我们的论文将太技术主义,将是工具主义的。写论文,就变成了工具操作。写论文,我们要有思想。

    我们还在学习之中,也在成长之中,思想性也会逐步赢得。

                   此为在12月6日在首都师大“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讨论会”上的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谓学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