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韦科
韦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88
  • 关注人气:3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与湖湘文化

(2008-10-27 18:46:31)
标签:

《红楼梦》

湖湘文化

风物

谢志明

湖南

分类: 红学

《红楼梦》与湖湘文化

——读谢志明先生的《红楼梦梦自何方》

 

    2008年北京春天的一个下午,谢志明先生敲开了红楼梦研究所的办公室门。我作为冒名顶替的“孙老师”接待了他的来访。他捧出的书稿是关于《红楼梦》的,我看到了一种关于《红楼梦》的新说法:《红楼梦》是湖南娄底人写的,有娄底的气候、风物、方言、风俗旧景为证;小说写的是关于谢氏家族的事,所谓书中“谢家悠梦长”也,也是舒元炜“刘氏三妹(姝),谢家群从”的所指。小说还与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有关系,正因为它与反清复明的历史事件有关,所以“原作者及原始记录者、提供者不可能具真名实姓”。

    我未及细辨。直接切入到关于湖南娄底方言的部分,饶有趣味地阅读起来。其中关于“硬话村你”的“村”(冲撞)解释,“葳葳蕤蕤”在方言中的解释(精神不振),应该说是准确的。《红楼梦》中有大量的民间口语,阅读时常常似懂非懂,大致掠过,不敢深究。谢志明将《红楼梦》中大量的口语辑录起来,并且用湖南方言给与释义,我很感兴趣。

   《红楼梦》是不是湖南娄底人氏所作,我不能仅从方言方面遽下结论。还有地方风物的考证,谢志明先生说他为此旅途奔波,访问、调查、考察、查找文献等等,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我被他的真诚和辛劳所感动。晚上带回书稿,准备仔细阅读。

    读罢谢先生的书稿,我再次感叹《红楼梦》的伟大。一个文本经得起如此细读,正可以说明《红楼梦》所概括的社会生活有多广阔,所涉及的风物、民俗有多丰富,所引发的联想有多奇特,所联系的中国历史有多曲折引人!

    阅读谢志明先生的著作,我想你不必相信他的每一个结论。仅就方言而论,谢先生说“寻趁”(第29回)一词,却将它分开,认为“趁我”是“由我”的意思。而这个词在北方方言中,不用分开就是“找麻烦”的意思。我想说明的是,谢先生的努力使《红楼梦》与湖南、与娄底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值得深究,不管结论如何,这一路径会唤起你对家乡、对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对《红楼梦》的兴趣和热爱。正像《红楼梦》与辽宁辽阳、与北京、与南京、与扬州的关系一样,它让我们了解上述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传奇、风物,我们也将顺着谢志明的著作接着了解湖南、湖南娄底的历史、文化、人物、传奇和风物。无庸讳言,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大话时代和消费主义时代,《红楼梦》也未能幸免。拆解《红楼梦》文本成为一种潮流,《红楼梦》正在变得支离破碎,正在被历史化——事件化,正在被权谋化——政治化,正在丧失其文学性,而被另一个故事或多个故事所取代,被已有的故事或新编的故事所取代。一部《红楼梦》,究竟能演绎、索隐出多少历史典故、传奇故事、家族兴衰、风物人情呢?一部虚构的《红楼梦》如此经得起各种实证主义的考证研究,并且新说迭出,层出不穷,没有偃旗息鼓之态,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真可谓“又经拉来又经揣,又经洗来又经晒”,足可以在世界文学接受史上叹为观止!

    对于学中文出身的我来说,没有什么“学业专攻”,对于红学中各种“原型说”向来不信“是唯一”的说法,但是我却很尊重各种各样的原型说。即便是被新红学批的体无完肤的“顺治董小宛”说或“顺治董鄂妃”说,它至少也给我这样三个启示:第一、《红楼梦》是写“千古不尽之情”——爱情的,这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是作者的“云痴”“解味”之处。第二、借助于研究顺治、董鄂妃、董小宛,让我对“晚明清初”有“惊鸿一瞥”,增加了对《红楼梦》产生历史背景的认识和了解。第三、对于那些特别成功、杰出的文学作品来说,包括其中的文学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必然会有人来“对号入座”、“认祖归宗”,对此不必呼天抢地、大惊小怪或“上纲上线”、视为洪水猛兽。这从一个方面正好说明成功的文学作品的概括性有多强。谢先生也提出了一个原型说,我相信读者也会从宏观上有些许类似的解悟。

    常常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干什么?人微言轻的我曾嘀咕:研究《红楼梦》是为了接近人类精神境界中的真善美,而《红楼梦》是我们接近真善美的一座桥梁。谢志明的研究,是由外而内的,类似于“红外学”。谢志明刚开始也不相信其家父的说法(谢家人写谢家事),到现在深信不疑、矢志不移,经历了多年的转变。中间其周围有众多的冷嘲热讽,有众多的讽刺挖苦和不屑一顾,当然也有支持者。我想至少在这一点上,谢先生的努力是值得尊重的:他把《红楼梦》与湖湘文化联系起来研究,他把对《红楼梦》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感情相联系,通过此不断升华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不是他通过个性化的渠道接近自我境界中真善美的一种值得肯定的方法吗!

                                     2008-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