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

(2008-10-13 16:43:21)
标签:

杂谈

被忽视的《西游记》

    过去教的书是《美学》,对古典小说只是凭兴趣,所以较少去关注《西游记》。小的时候,《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煞是好看,印象很深。后来再看《西游记》,似乎故事就是上面两个故事的重复。

   《西游记》的故事,九九八十一难,作者设想的磨难,可以说是想象奇特,但还是有重复的嫌疑。乔装——诱惑——陷阱——吃唐僧肉——失败。唐僧总是不辨是非,孙悟空总是被误解,猪八戒总是想着散伙,沙和尚则是着急到底忠厚到底。

   其实,里面有很多问题:

   为什么唐僧总是劝善,孙悟空总是惩恶?

   为什么总是玉帝错,观音对?孙悟空对玉帝随便称为老儿,而从来不敢对观音不敬?

   神法、道法、魔法,哪一个更厉害?

   披着袈裟的唐僧怎么一派儒家思想?

   “求放心、致良知”,是《西游记》的主旨吗?

   重复的故事里,总是有善恶、真假、美丑谁胜谁负的悬念。

   作家为什么要将孙悟空、唐僧等塑造得不僧不俗不儒不道呢?

   西天取经,取了什么经?取到的是“有字真经”,取经的故事和过程却是“无字真经”。

   郭沫若有一首诗骂唐僧显得过了: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云亦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