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学出新研究者非常品红楼黛玉 |
分类: 红学 |
近日,红学著作《非常品红楼》一面市就引起舆论大哗。作者苏芩在书中提出“黛玉宝钗原型本是男儿身”、“黛玉原是女首富”、“黛玉适合进入娱乐圈”等惊人观点引起各方争议(现代快报4月24日)。
“黛玉宝钗原型本是男儿身”、“黛玉原是女首富”、“黛玉适合进入娱乐圈”,这的确是惊世骇俗的观点,不但原作者曹雪芹高鹗无法想象出来,就连现代人都觉得别扭,甚至对《非常品红楼》的作者发出如此感慨:不务正业,和芙蓉姐姐同出一辙;现在的人疯了!为了出名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请精神科医生研究此专家……尽管作者已经表明对于读者的争议甚至是红学界的批判,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读者对苏芩观点的心理抵制就像抵制家乐福一样“火爆”,相信令作者是不曾想到的。
苏芩自称是某时尚媒体的主编,我们不排除苏芩学术能力的欠缺,但在其中可以窥见出一点,苏芩对红学的研究确有些投机的心理。这种投机的心理包括两点,一是像苏芩一类的红学研究者是为了名利,二是红学的研究已经山穷水尽或者红学研究者已经是黔驴技穷。
如今红学研究处在正襟危坐、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对红学来说是悲哀的,然而更让人扼腕痛惜的是红学的研究在原地踏步以及哗众取宠。尽管红学家们提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观点来丰富人们的茶余饭后,而事实上却很少有人真正地接受、认可这些专家们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
每每有某某研究出来的成果,尤其像《非常品红楼》中的另类观点,最后读者都当作是笑话和争议,红学研究者在虚荣心的催使下,急于粉墨登场,造成红学研究的虚假繁荣,以至使真正的研究成果胎死腹中。红学研究者也无法鞭辟入里地阐释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狡辩地往旁门左道游离过去,让读者们不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其观点。不论现在的红学研究是古板还是年轻化,用赵丽蓉一句话:“咱们这点好玩意,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给糟蹋了。”
脚踏实地研究出来的成果,才会让人们像星空一样仰望,红学研究者的天马行空,最后要尘埃落定,方可接受读者以及时间的重重考验。如果急于一时或者操之过急,要么心怀鬼胎地有投机心理,那么红学研究的局面将会陷入出丑的尴尬境况,以至使红学研究能够出新成为研究者们的一个遥远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