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乐

(2007-12-21 16:10:04)
标签:

学习公社

人生读书乐

 

 


    读书似品茶,如喝酒,若弹琴,像下棋。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快乐莫过于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娓娓而谈,看到那位心仪已久的作者,从字里行间向你款款而来。孔圣人的要言妙道、莎士比亚的文采风流、达尔文的坚定执著、司马迁的千古绝唱、曹雪芹的行云流水、鲁迅的入木三分,皆让你感动不已、心驰神往。当你轻轻掀开书页,就能感受到历史的云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人间的妙美。
    读书至乐在有得。读书读到痴迷,沉浸其中,便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即陶渊明诗中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至此,或迷雾陡散,丽日重见;或偶有发现,茅塞顿开;或灵感突来,文思泉涌;或积年疑惑,一朝释然。
    读书乐,乐读书。古诗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是一种极致。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世人不爱读书的人可能不多。古语云:书对于人“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因而许多人一读起书来便悠然自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了。难怪古人有“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之感慨。
    读书能使人获得乐趣。古人说:“读书悦心。”读书的确能给人带来欢愉快乐,读点感悟人生的文章或颇具消遣、娱乐功效的文学作品,心胸顿觉乌云尽散,阳光普照,欢愉回复,使自己内心常拥有一个自得其乐的方寸之地。
    读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享受。夜守书斋,一盏台灯洒下静谧的橘黄色的柔光,安然情怡,宁神展卷,远离了都市的喧嚣,避开了尘世的名缰利索,心之犁铧,于无声中悄然破土。读令人回味无穷的语段、语句,读精雕细琢的小品、美文,意念之间不知不觉都让你将之据为己有,以待来日再慢慢地享用、琢磨,其乐无穷。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好书如佳茗,如美食,其味无穷。朱自清大师也云:“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密的滋味就是书味,读书之味。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读那些成套的全集或丛书,类似于吃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读简便的袖珍本,则犹如随意小吃或街头点心;读《史记》,如饮烈性茅台;读杜诗,似陈年佳酿;读武侠小说,好比嚼红烧大块肉;读名家随笔,就像啜清蒸鲫鱼汤。书中滋味无限。真是个:“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
    人生一乐是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读书,能知晓人生之难,体味天地之大,寂寞时不孤独,受苦而不悲,受创而不馁,受宠而不惊,如闲云野鹤,保持着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达观的境界。读书乐、乐读书,此乃人生一大享受。
    (晓晓摘自《思维与智慧》2004年第5期,李盛仙文)

   

    朱熹·读书四时乐: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翁森,字秀卿,号一瓢,浙江仙居人,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宋元更替的时代。他学问很好,宋朝灭亡以后,他不愿为官,隐居办学,著有《一瓢稿》。他创作的这组诗在后代读书人中影响深远。明代画家文徵明曾以这首诗为题材,作《四时读书乐》。现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这组诗。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白话文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朋友;漂在水上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白话文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代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秋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白话文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注:“四壁图书中有我”也作“一清足称读书者”。

    白话文译文: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邓咏秋/译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