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 Daily 时尚荟 Column 26 - 香事
(2013-01-14 23:35:13)
标签:
gzdaily时尚荟香事时尚 |
分类: GZDaily时尚荟Column |
上个周末偶然在化妆台的某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尘封的铁盒,哎呀,很多年前买的Penhaligon's的旅行装香水版,幼细试管中存放着不同味道的香水,全部应该有13支,现在剩下稀稀落落的几支,其他的不知所终,而那张写着淡蓝色花体"Keep
Me"的标签还在,只是有些泛黄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烟盒般大的铁盒和剩下的几支香水清理得干干净净,又放了两支到随身的化妆包里。之后的几天一直在用那支品牌1998年推出的“LP
No.9 for Ladies”,
浅紫色的液体,香味及其温暖而优雅,令人联想到弥漫着烛光与花香的异国古老庭院,若有似无的香料味道又令人仿若置身书香四溢的怀旧书房,中性气质相当奇特而诱惑。
作为女人,没有人不爱美贪靓。但并不是很喜欢在脸上下功夫的人,倒是买护肤品比化妆品舍得花银子。美容产品中,一直迷恋三样物品,一是各式护手霜;二是唇膏,再就是香水。说到底,喜欢的是味道衍生的画面感以及零星碎片般的回忆。
护手霜不外是迷恋各种香味在手上挥发的那种氤氲氛围,当然还因为各式或可爱或优雅或复古的包装。最好是铁盒款的,让人有发掘宝藏的感觉。经常用的牌子有Crabtree
& Evelyn,L'Occitane,Paul &
Joe(他们家每年推出的限量版都是心头好),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小众品牌。
唇膏买来买去都是那几个色,偏冷偏灰的玫瑰色系、暗红色调、带点金色的橙红色调。人家买唇膏,通常选颜色为主,最多加上包装好看,但我还要加上一条——名字够美,最好让人想象无边。寥寥几个字,却能让你脑海里即时升起如画景象、又或是某种似曾相识的味道,没有比这再细微而愉悦的通感体验啦。曾经用了好几支Estee
Lauder 的“Sheer Midnight”和“Rose
Tea”,前者是一种深如浆果、却又非常清透的暗红色;后者则是单纯干净的玫瑰色。这样的名字,还未涂抹已让人联想到夜空如洗的美妙画面,又仿佛嗅到玫瑰花茶淡淡的清香,真是赏心悦目。又例如Guerlain的
“Enchanting Fuchsia”和Tom Ford 的 “Black
Orchid”亦是如此,名字就已经足够引人入胜,更何况随后的由表及里、色香味俱全的韵致呢。
还有唇膏的名字,足以满足你天马行空的戏剧想象。用过一款Chanel的唇彩,名为
“Courtisane”,多么令人浮想联翩,然并非艳色,而是一种很微妙的介于玫瑰和海棠红之间的颜色。还曾买过一支美国牌子Lola
的唇膏,鲜红色的金属外壳,并不十分精致,但内有机关,打开之后会弹出一面窄窄的小镜子,名为“Paris”,一种比太妃糖略微鲜艳的柔和的红色,非常decent
& sophisticated,像极了典型的巴黎女人。最近的唇膏waiting list上,是Tom
Ford的黑金外壳唇膏,名为“Casablanca”的那款。
喜欢的香水不多,梳妆台上多少有几款,总是兴之所至地偶尔涂抹一下,对于市面上的牌子也没有所谓的数十年如一日的死忠,总觉得香水是最关乎私人的东西,味道太流行,真是件恐怖的事情。虽说人生第一瓶香水是黑盖镶金边的Coco
Chanel,但其实更喜欢一些非主流、不寻常的香味。好似买过一瓶Corso Cormo
10的香水,味道不算浓烈,但极特别,像是樟脑丸的味道,又有一些呛人的烟草味,不常用,但一旦抹上,绝对成为人群中味道最特别的一个。而我的香水的最爱,全与英国脱不了干系,其中的因缘仿佛冥冥之中注定。
与Jo Malone是一次10年前的偶遇。彼时在伦敦读书,曾经在 Knightsbridge(骑士桥)的Mandarin
Oriental Hyde Park Hotel度过了一个温馨又愉悦的圣诞假日。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Jo
Malone,每间客房内都为客人准备了成套的Jo Malone Lime Basil &
Mandarin系列护肤、护发品。因为柑橘和罗勒及青柠清新醇和又有些中性的气味,对Mandarin
Hotel的品位印象深刻,也由此喜欢上了Jo
Malone。离开伦敦后,并没有再专门找寻,然而香味的记忆却是萦绕不断。所以,当前两年在香港再次重逢,这么多年之后,还是选了Lime
Basil &
Mandarin的润肤露和香水。看着米黄镶黑边、配黑色缎带的素净包装,10年前的星点回忆全部闪回。至于他们家的明星系列Red
Roses,据说因为时尚名媛章小姐的挚爱推荐而城中爆红,玫瑰总是喜欢的,但是Jo Malone于我,就是Lime Basil
& Mandarin呀。
而Miller Harris香水,伦敦求学的时候在Harvey
Nicols店里见过,当时眼光尚未精进,暗中为其近百英镑的价格而咂舌。然而当我日后和无数时装编辑一样推崇这种代表着精致和独特的“Boutique
Brand”时,却遍寻而不着。托朋友到日本东京购买仍然未果,直至后来香港的Lane
Crawford独家引进,才终于让我得偿所爱“Coeur de Fleur”。掌门人Lyn
Harris是香氛制造业内的新锐人物,开创矜贵的度身定制香氛服务,前后耗时6个月为顾客打造独一无二、永不撞香的芬芳。她的香水,总是标志性的明黄色夹杂高贵的黑色、古老缠绕的植物图案,小小的一个家族品牌,低调而贵族地置身于喧嚷、商业的时尚之外。
最具英伦古典贵族气质的,应该是诞生于1872年的Penhaligon's。创始人名为William
Penhaligon,在伦敦Piccadilly大街的一间土耳其浴室旁边拥有一家理发店。Penhaligon's一直是英国王室指定的洗浴用品和香氛供应商,历史上曾享有莫大的荣光。英航曾推出过由Anya
Hindmarch 设计的头等舱旅行护理套装包,里面装的就Penhaligon's的护理四件套。除了“LP No. 9 for
Ladies",也极喜欢他们家花香调的香水,上世纪70年代推出的几款"Lily of the Valley"、"
Violetta"、" Bluebell"、"Victorian
Posy",都弥漫着英式庭院、田野与山谷的芬芳,让平淡的日子有了逃逸的瞬间。
说到香薰的异国风情,1961年创立的法国品牌Diptyque绝对有腔调。其2003年推出的“Tam
Dao”是他家香水的代表作,主调是简练的檀香,伴有柏木的纯粹木香,味道也蛮中性的。平素并不十分喜欢檀香,觉得太过浓烈,容易先声夺人,所以只买过同一系列的身体乳液,相对的香味要清淡许多。Tam
Dao是越南的某个地名,是品牌创始人之一的回忆所在。越南之于法国人,好似印度之于英国人,两处都令欧洲旧世界的绅士淑女心怀不可抑止的浪漫怀旧情结。他家还有一款香水Do
Son也是以越南的地名命名的。Diptyque的芳香蜡烛风头甚健,而我最近的心水之物是固体香膏,雪白的膏体,黑色浮雕花纹的方圆形盒子,都市的摩登和洗练,与异国风情的味道一起,堪称极尽冲突的感官之旅。
(2013.01.10 GZ Daily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