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Z Daily时尚荟Column 13 - 一千零一灵感

(2009-02-16 21:52:25)
标签:

gzdaily

时尚荟column

一千零一灵感

时尚

分类: GZDaily时尚荟Column

 

刚过去的长假没有像往年一样东奔西跑,而是宅在家里,好整以暇地享受美食、看看书、看看电视,或者什么都不做,发一阵呆。

 

“Portfolio of Inspirations”(《灵感档案》),一本Page One出版的有关创意灵感的书,让我之前工作过度业已掏空的脑袋又活络过来。

 

如前言所说,这是一本有关创意过程的书,是一段开始于空白纸片和开放心胸的旅程。作者走遍欧洲,采访到了数十名创意人,他们当中有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平面设计师、画家、时装设计师、插画师、编剧、摄影师、产品设计师、室内设计师、音乐家、建筑师等。如同纷呈的影像碎片,这些靠脑子吃饭的创意人的生活被无限放大——他们迷恋的人和物、对工作环境的喜好、工作的习惯,他们如何思想、对于生活的自省、他们的灵感来源、创意的过程跃然纸上。

 

书籍、音乐或者电影、旅游固然予人灵感,而有的人的创意出自马桶,有的人出自浴缸,有的人来自自己的孩子,还有的人喜欢组织派对,在喧嚣疯狂中获取灵感。甚至也可以是任何一种杂物——旧报纸杂志、海报、明信片、玩具、织物、玻璃器皿······而很多时候,生活本身,对于人和事的观察带来无穷创意。

 

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备Scrapbook(剪贴簿)、Notebook(笔记本)或者Sketchbook(速写簿)、相机,随时记录灵感或者抒发自己。我一直有做Paper Clipping(剪报)的习惯,并且分门别类,它和我的scrapbook、书籍和其他收藏一起,组成取之不尽的个人资料库。在伦敦读时装的时候,学会了做Mood board(创意情绪模板)、Collage(拼贴)。先生对我们说,除了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还可以用视觉或者肢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前者诸如绘画,后者诸如舞蹈。深以为是。

 

于是在那里,毫无美术功底的我竟然创造了一本我自己的Sketch Book和Style Book(从18世纪到20世纪两百多年间每一种典型风格的时装素描,加上织物选择、历史文化相关视觉资料都一一展现)。这本Style Book我做得真是呕心沥血,除了整天往V&A博物馆的时装画廊跑,半夜三点生着病还在一笔一笔地画,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真正完稿的那一天,我去到学校图书馆认真地进行装帧、制作,厚厚的一本书出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直到现在都感同身受。

 

后来,单纯的学生生涯结束,彼时彼景已成云烟。我知道自己要是捡起来,并非不能画,只是繁忙日子中再也拾不起兴致了。单单保留着剪贴的习惯,下意识地留存琐碎生活中的种种。曾经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的书店里看到过一本Grace Kelly的传记,其中有数页图片是有关她自己的scrapbook,一页页翻过去,儿时郊游时采拮的一朵花儿,看戏遗留的戏票,烟花的包装纸悉数眼前,这位优雅王妃的一颦一笑尽在眼前。每个人的scrapbook,就像一本视觉日记,一段私密的旅程。

 

另外一本书是在Charterhouse书店里面找到的, “The Art Doodle Book”,Doodle在中文里是漫不经心地涂画、涂鸦的意思。在这本书里,既可以欣赏到全世界许多美术大家的作品,例如Picasso、Matisse、Andy Warhol、Da Vinci、Rembrandt、Monet等等,还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资料,展开无尽想象,模拟大师的手法和风格,画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名画。

 

在观察大师的笔触、线条、光影的不同之余,你可尝试铅笔、水粉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甚至由此体会并推测大师们当初的风格走向和意蕴。这本灵动的书不仅让人参与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它让你发现自己身上或许从未展现或意识到的艺术潜质。艺术并非高不可攀,不同年龄、能力、背景的人都可以从随意涂鸦开始,用绘画表达自己。

 

从今天开始,何不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一本笔记本,床头柜、书桌、茶几、餐桌,随时记录下你的灵思妙想,哪怕是一丝不着边际的、或是疯狂不可理喻的思绪。

 

灵感稍纵即逝,而创意无处不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