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A时尚专栏48 - 一场关于时装的哲学思辨
(2008-06-26 18:26:08)
标签:
时尚专栏关于时装哲学思辨时尚 |
分类: BIBA fashion column |
一场关于时装的哲学思辨
The Insight Into Fashion
英国伦敦的V&A博物馆自1852年建立伊始就以装饰艺术为重心,其服装展馆更是世界闻名。该馆自1999年起举办“Fashion in Motion”的动态时装展示,定期邀请一些当红的杰出设计师,向公众展示引领时尚潮流、具有艺术美感的服装设计。2001年我在伦敦时适逢Alexander McQueen的回顾展,当时叹为观止。
在2008年的“Fashion in Motion”中,中国设计师马可受邀展示其2007年的作品——“无用之土地”。同时,在馆方举行的展示中国当代时尚、设计和文化现状的年度大展“China Now”期间,还安排放映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无用》。
在网上断断续续地搜索了这部片子的一些片断,例如2007年巴黎时装周马可的个人品牌"无用"的发布会以及其后于巴黎小皇宫Palais Royal的JOYCE画廊的静态作品展"无用之土地"。
莫名的乐器奏出黯哑而撕裂的音乐,追光灯下的每件衣服像是经年以后的出土文物:传统的手工绣片,像在阳光下暴晒过的褪色民族风格百褶裙,超码的满布裂纹的Kimono风格大衣……。
在半黑暗的秀场,27名真人模特(8至75岁)立在放置雕塑作品的底座上,静穆如雕像。明暗光影之中,模特生活与劳作的一瞬间仿若凝固,呈现出末世的疏离和悲哀、生命的萌动和宽容,令人置身于艺术博物馆。
马可在“无用”系列中强调“手工”、“时间”和“情感”,还有对于作为人类生命源头和灵魂归宿的土地的礼赞和祭拜。这的确更像一次展览而非普通的流行发布,这是马可的一种statement, 一个gesture, 多于纯粹时装意义上的细节和风格展示。无用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与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在这里服装已经丧失了本来的功用,只是她阐述和表达自己否定和反消费的哲学思辨的载体。
纪录片《无用》走过三个地方:巴黎、山西、广东,有一点文德斯“旅程电影”的影子。巴黎时装周发布会的惊艳,山西矿区残留的小裁缝作坊的乡土和衰败,广州“例外”(马可另一个人品牌)工厂流水加工线和员工食堂透出的南方都市的匆忙喧嚣,这一切都在诉说马可的设计创作旅程,以及她对人、社会和时代的独立思考。
在片子里终于一见马可的真身。只穿黑白二色的素净女子,背后拖着一条肥肥的大辫子。她从来不愿在任何杂志上曝光,低调地游离于时尚圈之外。昔日商业资本的积累,世俗需要的成功,其商业品牌‘例外’都给到了她,她对于时尚的商业游戏规则已经了然于心。她说“创作对于我,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将只听从心灵的声音。”
从彼岸走到此岸,她用了十年,或许更多……这之间的隐忍、寂寞、坚持,所有的苦乐参半只有设计师本人明了。就好像著名的设计大师Philippe Starck所说:“要选择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你必须先获得选择的权利;特立独行在成功者身上是天才的标志,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则是灾难。”
无疑,马可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在巴黎的发布会上,她或许已经静静地掀起了丅台展示方式的革命,模特位于高高的展台上,观众在其中穿行,如同在光影间秉烛夜游。雕塑是静止的,而围绕的观众则是动态的,秀场里原有的很多权力的东西(诸如座次排序)都被消解,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欣赏。这个静思的女子以哲人般的平和方式挑战了一回主流时尚的固有模式。
谢幕的那一刻,我想是神圣的,在令人顶礼膜拜的时尚殿堂内,多年之后,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而这场成功的时装秀,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艺术装置展后面强大的商业运作力量亦不容忽视。受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力邀,“无用(WUYONG)”身后,整个国际创作团队全是时尚艺术界翘楚:进行秀场全程跟踪纪录片拍摄的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秀场摄影师是香港知名广告创作人又一山人,法方公关代理是法国2e Bureau公关公司,其掌门人Sylvie Grumbach,曾担任过John Galliano与Vivienne Westwood、Viktor&Rolf的公关代理,化妆师Stephane Marais曾为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秀工作过,秀场装置则为世界级的光影大师Thierry Dreyfus…。
如何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取得相对的平衡,这一点来说,比利时和日本的设计师们是很好的典范。内敛、自省、隐忍、富于哲学气质,这些在Martin Margiela, Dries van Norton, Ann Demeulemeester, Yohji Yamamoto, Issey Miyake的作品身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在自我风格和市场微妙的游戏之间,找寻到合适的支点。
时尚界不乏哲人和诗人,独善其身也不失个性的体现,但并非一味遗世而孤清。或许中国的历史太过古老、悠久,我们的文化包括时装都被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内涵,这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可以是一种灵魂的依归,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羁绊。马可的无用系列,更多的是表达其意念和哲理的showpiece,而舍弃了功能与实用性。事实上,中国时尚工业不仅需要诸如马可般的震惊秀场的前卫杰作,也更需要融入全球时尚主流的叫好又叫座的设计师品牌。上一代华裔设计师诸如Anna Sui, Vera Wang, Vivienne Tam已然成就了一番事业,新一代的Philip Lim, David Szeto, Derek Lam也以更加洗炼而成熟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时尚理念。真的盼望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大时尚都市的奢侈品专卖店内,越来越多中国设计师的品牌,成为时尚人士每季慷慨解囊的风头装备。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