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自己一直在思考何种授课风格会更有吸引力一些。现实中存在着这样四种授课风格,它们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也其独特的适用范围。具体来说,四种风格如下:
 
第一种是从理论到理论型。前一个理论指从书本等间接经验中获得知识,后一个理论指把自己获得的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此种授课风格往往传授的是深刻的道理,同时强调知识和理论的逻辑性;缺点是道理过于深刻,因而难以被理解,同时它们对现实的行动缺乏明确的指导。这种授课风格一般适用于博导或硕导们给研究生上课。
 
 
第二种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型。前一个理论依然指通过书本获得间接经验,而实际应用指通过讲授者自身的观察和思考,把间接经验转化为通俗的道理,讲述时能深入浅出,入木三分。这种授课风格往往要求授课者必须具有极强的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既能驾驭深刻的理论,同时又有观察现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这种授课风格更加适用于范围更广的普通人群,包括本科学生。
 
 
第三种是从实际到实际型。授课者往往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因而讲授的道理比较通俗易懂,同时由于经验的独特性而引人入胜;其不足在于总结归纳实际经验背后深刻道理的能力可能不足,授课者个体的经验可能不足以概括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一般经验出来。此类授课风格的适用人群一般是企业领域中的职业人士。
 
 
第四种是从实际到理论型。授课者一般是具有儒商气质的创业者或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真知,在授课时能由表及里,从通俗到深刻,既能让听众被其独特的经历所吸引,也能使自己所总结出的道理具有一般规律性,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和模仿。此类授课风格也比较适用于范围更广的普通人群,当然包括本科学生。
 
 
从现实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授课风格下的老师一般是那些没有在企业领域工作过的纯理论型人才;而第三种和第四种授课风格下的老师一般都具有在企业领域中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我们的本科教育来说,我比较推崇的还是第二种和第四种。从现实操作来看,我们的本科教学既需要那些能做到把理论通俗化情景化的专业课老师,也需要邀请那些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真知的创业家或企业家们走进学生的课堂。两种授课风格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定能推动现有的本科教学水平。
 
今日收获: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力,而非记忆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