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药 记 樊友刚撰文

标签:
文化图片旅游收藏 |
樊友刚,男,1945年6月出生于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曾任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随州日报副总编辑、随州市文联副主席、随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主编《神奇的擂鼓墩》、《名人名家题咏随州》、《灿烂的曾都历史文化》等。编著《炎帝神农探源》、《炎帝神农典籍与传说》、《国宝编钟》、《随州旅游一点通》、《楚天名胜大洪山》、《炎帝编钟 随州》等著作。
樊友刚、石中元在随州神农故里合影/2013年11月
寻
樊友刚撰文
一
2014年底,随县文化体育局决定编辑出版一套《随县文化图典》,其中一本是《随县神农本草》。在召开编辑工作会议时,我申报了这本书的编辑任务。其实,我只是在年轻的时候,父亲让我读了一两本中医药方面的书籍。他说:你即使不想当医生,学点中医方面的知识也是有益的。从那时候起,我熟悉了不少中药材的植物名称。参加工作后,因在农村驻队,也接触了一些中草药,除了一些药食兼中的植物(如冬瓜、苦瓜、杏、李等)外,我认识的常用中草药只有几十种。
我敢接受这本书的编辑任务,有点底气的是:1989年,我在编写《楚天名胜大洪山》时,书中涉及要介绍大洪山的中药材植物。我听说随州中药材公司有两位老先生肖启明、刘作才参与了随州市第三次中药材普查工作。这次普查工作于1983—1987年开展,随州市商业委员会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普查小组,建立了普查专班。经过两年的调查,查出随州各种中药材达1107品种(涉及药用植物737种,动物116种),比第二次中药材资源普查新增药材881种。他们普查药材的主要区域在今随县境内的大洪山、桐柏山。当我请教肖启明老先生时,他毫不保留地将他们普查的资料复写了一份给我,使我知道了随州中草药资源状况。
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浙江林业大学胡云核教授在大洪山普查植物时,其中拍有50多种药材植物,他将电子版图片全部传送给了大洪山风景区一位热情接待过他的同志,这位同志又将图片传给了我。
二
怎样去寻找上述737中药材植物呢?
我的途经:一是重新学习中草药知识,购买不同版本的中草药识别图谱。我除已有《中药大辞典》等书外,又从网上和武汉旧书摊上购买了《湖北中草药志》《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湖北植物大全》《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1000种常见植物野外识别速查图鉴》等10余种相关书箱。
二是在网上搜索中药材植物图片,便于野外鉴别。在全国出版的中草药识别图谱中涉及随县的药材植物不是很多,我就从网上下载所需的药物图片,虽然像素都很低,但提供了识别药材的参考资料。
三是不耻下问,向采药人和从事过中医药的医务人员请教或当向导。清同治版《随州志》记载,殷店镇神农洞“百药从茂,莫不毕备。”我请当地采药老人帮忙鉴别,后又独自对照图片搜寻,在这里拍到70余种药材,还拍到20余种植物,回来鉴定后又确认了10余种是中草药。有位从医的朋友告知,他老家药材很多,我请他带我去寻找,果然拍到不少未曾见过的药材。
四是到中药材收购部门调查中草药资源,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一些在随州市第三次中药材普查中没能录入的药材。
五是广交在中药材方面有研究的朋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亊中有好几位是大学中医药方面的专家;在成立的中医药分会中,其会员都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讲师。我是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亊,有机会同相关专家一起开会。我邀请专家加入我的QQ中,有不懂的问题就在QQ中交流。
2015年春,我去武汉植物园的药园参观他们种植的中草药植物,无意中遇上一位科研人员在药园中拍图片,我主动同她交谈起来。她知我在拍随县中草药植物后,表示愿意帮我鉴定中草药图片。她后来还将30卷的《中华本草》电子版传送给我,这更增添了我编辑《随县神农本草》的信心。年底,我将所拍的一批自己不能确认的植物图片传给她。她和她的同事们帮忙识别了上百种中草药植物,其中有38种中草药是第三次中药材普查时没发现的。
另外我也结识了随州林业部门的专家,有不认识的植物向他们请教,很有收获。
2017年,在年轻人的帮助下,我又学会了网上识别植物的一招,一试,还真有效果,这为我识别中草药找到了捷径。
三
鉴别中草药并非是件很轻松的事。据《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区划研究》介绍,湖北省植物中药材资源品种多达3970余种,随州有多少种,现在还是未知数。非专业人士能识别植物的科、属、种就不错了,要再往深研究就有难度。很多采药人能鉴别几十种少见的药材就不错了。我也有被采药人误导的时候
例如,把羊乳认成党参,把牡荆认成黄荆,把一些蓼科植物都称之辣蓼子,将乌蔹莓误认为是绞股蓝……有些药材收购部门收购的药材只知道土名,不知道药典中通用的中药材名称。例如随南、随北收购的麦黄草,我询问了几位多年收购药材的老板,他们都说不知道通用的药名。我在电脑中搜索,别名叫麦黄草的虽有几种,但都对不上号。我翻阅了《中药大辞典》所有图谱,对照植物特性及文字说明,才查知随州的麦黄草药名叫九仙草(植物名:长叶百蕊草)。中草药的地方俗名也是我很关心的亊,每拍到一种药材,总要找当地农民介绍“土名”。
为了拍出药材植物的特征,最好拍到它的花、果、茎、叶、根,因此,追踪拍摄一种药材,要按它开花、结果、根块成熟的最佳时间去拍。有的药材我要拍几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达到花、果都能拍到的效果,我还将有的草本药材挖回,栽到花盆中或大院中适当地方,观察药材生长情况。
拍药材也是件辛苦活,我毕竟是72岁的人了,又没有找到兴趣相同的合作伙伴,靠一人单独行动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只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寻找药材。有时同朋友们下乡,他们吃完中饭后打麻将,我就外出找药材;有时同摄友们下乡采风,我把主要精力用在寻找药材上;有时和有的领导下乡办事,抽空出去寻找药材;有时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就独自骑山地自行车或乘客运班车下去寻找中草药。有的药材长在陡坡峭壁上,为了拍到特写,不得不尽量靠近药材去拍。有次在万福店拍药材,一不小心滾下五六米深的山坡下,幸运的是被树丛拦住了。在大洪山森林里拍药材,被旱蚂蟥吸血是常有的事。有次穿着短裤去草丛中拍药材,回家后,腿上痒了好几天。
踏着神农的足迹,体验李时珍的艰辛,也是件快乐的事,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白天拍图片,晚上鉴别植物,动静结合。每当我认识了一种药材时,大脑要兴奋好一阵子。
有件亊使我至今难忘,我在万福店发现多株开紫花的植物,便挖了一株去询问一位独居的老妈妈,她说是药材,但想不起名字。我遗憾地离开,已走了几百米远,正在田野中找药材,老妈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她说记起来了,叫蜂糖罐,过去还种过这种药材。虽说这不是中药名,但给我提供了鉴别的途径。我回来查阅中草药图谱,才知是半枝莲。
四
目前拍摄药材还有一个难处的是,野生药材资源越来越少,要拍到第三次中草药资源普查到的那些药材,需要下苦功去寻找。尤其农药的使用后,使有些药材很难找到了,例如过去麦田里较多的“王不留行”就很难找到。有的野生药材因收购价较高,被采药人挖得快绝迹了。有的药材被农民当“毒草”砍掉,如中药“六轴子”,即我们过去多见的羊踯躅(俗名闹羊花,黄杜鹃花),因羊误食会中毒,农民就砍掉。
大洪山、桐柏山是随县药材资源最多的地方,我多次深入这两个地方。2015年,我承担了大洪山风景区管委会委托出版风光画册的任务,这为我多次进入大洪山提供了便利条件。2016年,我又担负了拍摄随州革命遗址的任务,这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我在拍摄淮河镇桐桥畈桃花尖战场遗址时,有幸找到了难得一见的鄂北贝母。在七尖峰还拍到野生天麻,在大洪山拍到快濒临绝迹的野生七叶一枝花和十分少见的火焰草、橐吾等。
编辑这本书,深感专业性太强,很多中药材名称并非植物名称,例如我们常见的木瓜,植物名叫光皮木瓜,药名叫榠楂;植物名叫贴梗海棠结的果实,它的中药材名称才叫木瓜;还有白桐树药名叫丢了棒;火棘果药名叫赤阳子,火棘叶叫救军粮叶……
通过我这次对随县药材资源的调查,共发现中药材1676种,其中涉及药用植物976种,动物85种,比随州市第三次中草药资源普查新增植物药材203种。我还拍了近百种植物,目前正在进一步鉴定中。
这次出版的《随县神农本草》涉及药材植物249种,中药材403种。我手头上还有270种中草药植物未能收入进去。我计划再拍30余种药材后,争取出版下册。如果有条件,争取出一本随州地域的中草药图谱。
通过两年来拍摄中草药植物,深深感受到随州是一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还有许多中药材资源没能发现,但愿有年轻的专业同志在神农的故里,继续去做挖掘工作,把随州中草药资源的家底摸清、摸透。
樊友刚 2017年5月5日
随州秋色——樊友刚摄影作品欣赏
http://s4/mw690/001mZj1dzy7bi0LrVXZ83&690
http://s1/mw690/001mZj1dzy7bi0RygWQc0&690
http://s9/mw690/001mZj1dzy7bi0ScoQw18&690
http://s16/mw690/001mZj1dzy7bi0U94XZcf&690
千年盘龙松、2017年4月12日樊友刚摄于随州新城朱家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