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朋友,说真的吧。
(2009-11-05 18:04:53)
					
											标签:
																				
                            真话格言极权基准胡适杂谈 | 
					
 
 
“好的,我就说是好的;不好的,我就说是不好的。”这句格言出自康耐尔大学的桑普森教授之口。此人是胡适的朋友。他曾对胡适讲过一件事,令胡适终生难忘:
 
“有一年,我在英国,住在一个大学教授的家里。某天,那个大学的校友会举办辩论会,请了位政客演说。他的演说并不高明。会散后,主人问我今晚的演说如何,我不想得罪人,就敷衍一句:‘我认为这相当有意思’。这句话在美国是句不置可否的应酬话,但英国人却把它当作一种褒义。所以我的朋友很不高兴,说‘有意思?我认为简直糟透了!’我当时非常惭愧。从此以后,我发誓不说这种敷衍的话;无论什么人拿一首诗或一出戏请我批评,我总是老实告诉他:好的,我就说是好的;不好的,我就说是不好的,——从不欺人。”
 
胡适对这个故事有如下评价:
 
“这种态度,使我敬畏。我自从听他那番话以后,也立誓不徇情面,不说违心的应酬话。我有时或不能完全做到这步地位,但我希望总不致十分对不住我这位师友。”
 
胡适喜欢的这句格言,使我想起殷海光的一篇名文《是什么,就说什么》。在文中,殷海光写道:
 
“我们立言,以什么为基准呢?我们立言的基准只有这样的一条:
是什么,就说什么。
事实是白的,我们就说它是白的。事实是黑的,我们就说它是黑的。我们绝不把白的说成黑的。我们也不愿把黑的故意说成白的。
这一条基准,是极权与民主的分水岭;也是科学与玄学的大界线。从最根本的思想和认识模式来观察,民主对极权的抗争,科学对玄学的冲突,都是为了这一条基准。”
殷海光这番话道出了这句格言背后所蕴涵的深远意义。
伏尔泰曾说:“说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胡适喜欢的这句格言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亚里士多德说:“把不是什么说成是什么,或把是什么说成不是什么,便是假的;而把是什么说成是什么,把不是什么说成不是什么,便是真的。”胡适喜欢的这句格言与亚里士多德这句话可谓一脉相承。
 
 
王小航先生曾在文章里写道:“朋友朋友,说真的吧。”这句话让胡适触动很深,他在给《王小航先生文存》作序写了这样一番话:
“十月八日,有一位白发老人(王小航)来访,我不在寓,他留下一大包文字,并写了一张短条子留给我。……第三天,我到水东草堂去看王先生,畅谈了一次。我记得他很沉痛地说:‘中国之大,竟寻不出几个明白的人,可叹!可叹!’平心说来,国中明白的人也并非完全没有,只因为他们都太聪明了,都把利害看得太明白了,所以他们都不肯出头来做傻子,说老实话。这个国家吃亏就在缺少一些敢说老实话的大傻子。王小航先生就是一个肯说老实话的傻子。他在贤者之责一篇的末段有这八个字: ‘朋友,朋友,说真的吧!’
我去年十月读了这八个字,精神上受着很大的感动。‘说真的吧’,这四个字看来很平常,其实最不容易。必须有古人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方才敢说真话。在今日的社会,这三个条件之外,必须还要加上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时髦不能动’。多少聪明人,不辞贫贱,不慕富贵,不怕威权,只不能打破这一个关头,只怕人笑他们落伍,只此不甘落伍的一个念头,就可以叫他们努力学时髦,而不肯说真话。”
正因为无人肯说真话,所以偶或有真的猛士冒着生命危险吼出一句真话,它就既像霹雳,振聋发聩,也如闪电照亮寰宇,所以索尔仁尼琴才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