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源于爱
(2008-11-20 19:46:21)
标签:
弗兰克斑疹伤寒死神德黑兰文化 |
奥地利医生弗兰克曾被关入纳粹集中营,那段遭遇不堪回首.在集中营里,弗兰克的身心遭到非人的折磨和摧残.可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弗兰克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获得了一些真切而深邃的感悟.而他后来奇迹般死里逃生,很大程度归功于他从苦难生活中获得的感悟.
弗兰克在集中营所获得的宝贵的感悟是:“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成于爱。”
“在昏暗的晨曦中,我们沿着处处坑洼石快的道路蹒跚而行。随行的警卫不时吆喝着,并以步枪枪托驱赶我们。一路上,大家默不作声,刺骨的寒风使人不敢开口。我旁边的一个难友,突然用竖起的衣领掩着嘴巴对我说道:‘我们的太太这时候要是看到我们,不知会怎样?我倒希望她们全都呆在营里,看不到我们这副狼狈相。’
这使得我想到自己的妻子。此后,在颠踬的数里路当中,我们滑跤、绊倒,不时互相搀扶,且彼此拖拉着往前行进;当其时,我们默无一语,但两个人内心却都知道对方正在思念自己的妻子。偶尔我仰视天空,见繁星渐渐隐去,淡红色的晨光由灰黑的云层中逐渐透出,整个心房不觉充满妻的音容。我听到她的答唤,看到她的笑靥和令人鼓舞的明朗神采。不论是梦是真,她的容颜在当时,比初升的旭日还要清朗。
突然间,一个思潮使我呆住了。我生平首遭领悟到偌多诗人所歌颂过,偌多思想家所宣扬过的一个大真理: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我又体悟到人间一切诗歌、思想、信念所揭露的一大奥秘:‘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成于爱。’我更领会到:一个孓然一身,别无余物的人只要沉醉在想念心上人的思维里,仍可享受到无上的喜悦——即使只是倏忽的一瞬间。人在陷身绝境、无计可施时,惟一能做的,也许就只是以正当的方式(即光荣的方式)忍受痛苦了。”
集中营里的囚犯,每天都面临着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是生死抉择。有些人不敢主动选择(因为不知道哪种选择对自己有利),就索性听天由命,而弗兰克却与众不同,每一次在生死关头,他都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选择,而他选择的标准就是:以光荣的方式忍受痛苦,把爱献给他人。当他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情做出选择后,每次最终获救的竟然都是他,这倒验证了《路加福音》的一句话:
那试图拯救自己生命的,必将失去他的生命;
那将失去生命的,他的生命将被拯救。
关进集中营里不久,因是医生,主任医官要求弗兰克以自愿的方式,前往斑疹伤寒病人区,负责医疗工作。当时,没有一位医生愿做此事。因为斑疹伤寒病人区,住的都是垂死的病人,很多人患的是传染病,谁去工作意味着送死,所以谁都避之惟恐不及。而弗兰克却决定自愿前往,他是这样想的:“我知道我在工作队里,必然不久于人世;然而我如果非死不可,总得让自己死得有点意义。我想,我与其茫无目的地苟活,或与其在生产不力的劳动中拖延至死,还不如以医生的身份帮助难友而死去。这种死,我觉得有价值多了。”
意外的是,当弗兰克抱着必死之心前往斑疹伤寒病人区工作后,他恰恰得到了特别的照顾:“我这只是权衡轻重而已,并不算什么奉献牺牲。不过,卫生队那位准尉军官却偷偷叫人特别照顾两名自愿到斑疹伤寒营服务的医生。我们一副虚弱模样,使得他生怕自己手上又多了两具尸体,而不是两名医生。”
倘若弗兰克自私一点,拒绝前往斑疹伤寒区服务,得不到特别照顾的他,是很难承受后来一系列的折磨,根本无望生还。
集中营里的四十岁以上的男子,经常被转运到“休养营”。所谓“休养营”当然是幌子,其实那是“煤气间”。所以,当有人听到自己要被送到“休养营”后,往往不寒而栗,想尽办法逃过此劫。一次,又有一批人要被转入“休养营”,弗兰克的名字赫然在列。不过有个小头目对弗兰克印象很好,想帮他,就偷偷对他说:“我已经向营部报告过了,十点以前,如果你想改变主意,我可以划掉你的名字,换另外的人。”
弗兰克当然不想去送死,但他想到,如自己不去,就必须有另外一个人代自己去死,而这样做,就违背了他做人处世的准则。于是他拒绝小头目的好意,说:“我已经习惯于顺其自然了。去休养营,至少可以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了。”于是,在众人的怜悯的目光中,弗兰克和其他被选中的人,坐上车,驶向所谓的“休养营”。
这一次,好运再次降临到弗兰克头上:
“这一次倒不是阴谋,我们并非走向煤气间,而的的确确是走向休养营。原先怜悯我的那些人,则留在那个不久大闹饥荒的旧营里;而其饥荒现象,远比我们休养营严重。那些人力图自救,但无奈回天无力。几个月后,我重获自由,遇到一个那里出来的幸存者,他告诉我,我走后不久,那里闹饥荒,大部分人很快就死了。”
试想,倘若弗兰克有一点私心,让小头目划掉自己的名字,让别人取代自己去“休养营”,那他很快就落入死神的魔掌。看来死神也眷顾这些勇敢而正直的人,你无畏无私,有情有义,它也奈何不了你。
最后的转机终于降临了,随着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集中营里的狱警们也变得和气起来。然而,在即将解放的前夕,命运让弗兰克又经受了一次考验。
那是弗兰克在集中营的最后一天。傍晚,纳粹挺进队率一批卡车开入营区,这些挺进队员一个个和蔼可亲,仿佛一夜之间由兽变回了人,他们告诉营中的囚犯,要把营中剩下人转运到另一个集中营,并由那里遣送到瑞典,囚徒们欢呼雀跃,纷纷爬上卡车,弗兰克不想和他人争抢,结果竟没挤上卡车,只得和另外几个病弱者坐下来等另一班车。最终,他们没等来下一班车,却等来了解救他们的盟军部队。他们真正的死里逃生了。后来,弗兰克听到了让他毛骨悚然的消息,那班他没有挤上的卡车并没有把犹太人送到另一个营地,而是把他们直接送入了坟墓:
“原来,那些自以为正要奔向自由的俘虏,当晚都被卡车载到这个小营里,并被锁在土屋内活活烧死。他们的尸体虽然烧焦了一部分,在照片上却依然清晰可辩。”
弗兰克不想和别人争抢,把优先逃生的机会拱手让出,此举却让他成了最后得救的幸运儿。
弗兰克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我想起一则德黑兰死神的故事:一个有钱有势的波斯人有天正和他的仆人在花园里散步,突然,仆人惊慌起来,说他刚刚碰到死神,死神威胁说要取他性命。仆人请求主人给他一匹马,他想立刻起程,赶往德黑兰逃命去,按行程,他当晚即可到达。主人同意了。仆人飞身上马,疾弛而去。待主人回到屋内,恰好碰到死神,就质问他:“你干吗恐吓我的仆人?”死神答:“我没有恐吓他呀,我只是惊讶,他怎么会在这里。今天晚上,我原本要在德黑兰和他碰面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死神盯上了你,想逃命,谈何容易!不过,从中我们也获得这样的启悟:在死神降临时,如果你无所畏惧,尽量在死前做点好事,说不定你会因此摆脱了死神。譬如,这个仆人在受到死神威胁后,如果他临危不惧,坚持留在当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他很有可能就与死神擦肩而过了。死神也是欺软怕硬的。
弗兰克就是无惧随时可能降临的死神,坚持能做一桩善事就做一桩善事,而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内心的善念,使弗兰克在受到死神威胁时从不惊慌失措;而他的善举则一次又一次让他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