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 |
分类: 苗金--看盘 |
近期的A股市场高速扩容,对市场资金面形成严峻考验。9月以来,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相继发行A股,冻结的申购资金屡创新高。
从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超级大盘股发行上市后的市场反应看,大盘股给市场带来的资金“挤出效应”确实不可忽视。表现在盘面上,就是资金的“挤出效应”已经明显使大部分股票失血。因为对于基金等机构资金来说,在某行业的投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一旦此行业内迎来新的优质上市公司,各家基金大多会采取抛售老股票迎接新股票的做法,这样就能够保持行业投资比例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所以,一旦大市值的新股发行上市,总会引起基金等机构资金的重新布局,而机构资金在抛售老股时,自然会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压力。事实上,中国石油上市后对中国石化的拖累,以及中国中铁发行期间,中铁二局的表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目前资金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大盘股的发行将有可能打破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均衡。尽管从股指上看大盘跌幅不大,但基金重仓股的下跌,成为市场转弱的鲜明信号。在大盘股发行的真空期,市场都会有一个自发的修正走势,典型的如中国石油发行结束后大盘连续的反弹走势,但在相对偏弱的市场环境下,大盘在运行趋势上仍然会延续其中期的走势规律。事实上,中国石油发行结束后大盘反弹至6000点附近即开始了新一轮跌势。因此,大盘股发行更多的是影响市场的短期波动,即便中国中铁的申购资金解冻后市场或出现短期反弹,但中期的调整格局依然不会改变。这一点朋友们要有所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