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市场酝酿着温和的节日氛围,多头营造出相对温和的暖意,这种格局的出现跟外围资金的充裕有相当大的关系,申购平安保险的资金依然超过预期,这足以说明窥视着这个市场的资金仍然十分充足。但是,大盘碎步攀升的脚步没有合适的成交量支持,格局变得迷离起来,前期的高点能否突破,突破又意味着什么,都需要再次梳理一下思路。
盘面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银行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指标股板块和资产重组板块的跷跷板效应,如果权重指标股活跃,资产注入概念的个股就会比较疲软,而反之亦然。主流资金和非主流资金泾渭分明地在不同的个股上面操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大市值的蓝筹权重股步入一个合理的估值区间之后,大的上升空间和下跌空间都被限制住了,基金重仓股要有进一步突破估值上轨的动作一方面有赖于新基金发行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要等到季报出来后给予市场定价的肯定。在这样的格局下,基金重仓股特别是银行和地产股仍然只能以反弹的态度来对待近期的行情,要真正一轮新行情的展开还不是时候。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跷跷板的另一头的资产注入概念股却会不时点燃,这个主题的风行有几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大非解禁后对做大市值的主观动力推动,二是非主流资金回避估值已经趋于上轨的基金重仓股和权重指标股的推动,这些推动力在年报关口前面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但只要不是单纯的吹泡沫的故事,而是有实实在在题材支撑的,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所表现。
上证指数创新高值得期待,攀上3000点关口也可能在节前一蹴而就,对待这种成交量相对于前期有较大萎缩的创新高需要谨慎。从个股角度来看,很可能出现个股和大盘背离的情况,操作策略上仍然以个股为主,淡化大盘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