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麦田里的丝柏树
麦田里的丝柏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65
  • 关注人气:6,8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e shall never be surrender

(2010-04-14 02:10:17)
标签:

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

军事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上面那张照片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呢?这次我们几个大学同学约好去二战著名战场看一看,法国境内的敦克尔刻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海滩,想问纪念这次撤退的纪念碑在哪里。我们法语基本不会,碰上一位遛狗的当地人,就拉住他问路:“您知道法国军队撤退到英国去的那个“发电机”行动吗?我们想找纪念碑,能告诉在哪里吗?”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对方显然听不懂英语,以为我们要找渡船去英国。就跟我们说:“你们去加莱,在加莱坐船去英国。”加莱是离英国最近的港口城市。我一听全打岔了,连年说:“我们不坐船,我们只想看一看。”用手搭起一个凉棚,假装朝英国方向眺望。对方又说:“要看也要去加莱看,那里离英国近,天气好的时候你能看见。”

   白同学在一旁看我和他对话越来越牛头不对马嘴,我急得要跳起来,便从地上抄起一块大砖头。。。。这家伙抄板砖想干什么呀?只见他用砖头在地下写了“1940”。。。。那法国男人才恍然大悟,用法语重复说:“纪念碑,纪念碑。。。”我们说:“对,就是去纪念碑”。他告诉我们开车的方向,一会就来到了纪念碑前。当然告别他的时候我和他合了影。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我们一行四人沿着当年盟军撤退的海岸线行走。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历史背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对波兰发动进攻,二战爆发。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但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对波兰进行有效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沦陷。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或“奇怪的战争”。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比、荷、法国、卢等国。德军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被视为坦克无法通过的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联军事实上已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希特勒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
  5月20日,英国开始准备从海上撤退,由海军制定撤退的计划,希望每天能撤退一万人。5月26日英国海军下令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德国空军猛烈轰炸敦刻尔克,将港口炸成废墟,阻止联军撤退,英国海军军舰由于吃水深,无法靠近海滩,撤退速度较慢,5月27日只撤出了七千多人。英国政府呼吁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只,调集了所有能抽调的军舰和民船,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他们驾着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甚至内河船只。冒着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往返穿梭于海峡之间,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到英国本土。英军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援这一后撤行动, 5月28日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近一万七千人得以撤离。撤退开始后,德军加强地面进攻,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英军竭尽全力地坚守其东、西侧战线,以保持向海峡沿岸撤退的通道,并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各式各样的小船充当摆渡,还将卡车沉入海中,作为海滩延伸入海的登船栈桥。德军投掷的炸弹在海边沙滩上爆炸威力大减。5月29日撤出四万七千人。 5月30日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再次阻止了德军空袭,联军撤出五万多人。5月31日撤退人数达到六万八千。敦刻尔克的包围圈逐步缩小,但德军无法阻止联军从海上撤走部队。英国空军为了掩护地面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尽管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6月1日仍有六万多人撤出。由于德军空袭和逼近敦刻尔克海滩的炮火,6月2日开始撤退利用夜间进行。其后三天联军利用暗夜的掩护每天将二万六千人撤往英国。 6月4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担任后卫来不及撤离的法国军队四万人被俘。
   
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
  
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we shall never surrender)。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满怀敬意地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在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英法联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下,经常放满了前来瞻仰的人们敬献的鲜花,这是后人对于那些为了自由和理想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士的敬意!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那天早上我和同学不约而同穿上军装,正好赶上小镇举行二战吉普车展示,我们因穿军装被当地人引为知己——盟军。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同学太太(也是校友)醋意大发:“呵呵,还情侣装了呢。”我们叫他们民兵,土八路。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这周上会,昨天会开到凌晨1点,我们在主会场连续工作15个小时。本以为下午三点休会,午饭吃得很少。会开到到天黑,才觉胖子好——储存能量。跟搭档聊天说到中国“猪坚强”——生存才是硬道理。

  谈判会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月工作结束,可好好睡一大觉。我的新电脑也来了,谢谢替我买和带来的朋友,也谢谢各位博友对我的厚爱和耐心等待——博客可以经常更新了。

 


we <wbr>shall <wbr>never <wbr>be <wbr>surrend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