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在今年春天的旧文——斯特拉斯堡
标签:
杂谈斯特拉斯堡 |
初到法國斯特拉斯堡,漫步市區聽聞一片「Bonjour」法語聲中,偶爾有德語夾雜其中;走在小法國區的運河邊,沉醉於法式浪漫情調的同時,運河邊色彩繽紛的德式木條屋,又有身在童話世界之感;坐在餐廳喝著法式葡萄酒搭配「德味」的香腸、燻肉,口中滿是德法雙味,這兒的法、德文化“混搭風格”令我著迷喜爱。

就是这种国土数度易主的历史经历造就了多元的阿爾薩斯文化,在語言、宗教、建築、文化、生活風俗等各方面,都有多元文化的特色。雖是法語區,但在商店購物、餐廳用餐等,說德語照样通行(莱茵河对岸的德国城市佛莱堡也是一样,这里的居民会三国语言(加上意大利语)随处可寻。在飲食文化方面,這里是法國著名的白葡萄酒產地(还有香槟酒),但偏德式口味的香腸、燻肉、酸菜卻是最常見的家常料理,既有法式料理的細緻,也有德式料理的豪邁氣魄。對當地人而言,複雜的過往歷史、屬地主權早已無關緊要,當地人閒聊時他們笑稱自己是阿爾薩斯人,生活習俗、文化藝術、飲食等則是阿亞爾薩斯文化!我们在那里吃的一顿主餐也是寻找到一家经营阿尔萨斯菜肴的饭馆。
这个雕塑在城市公园里,雕塑中的女人代表母亲莱茵河——她有两个儿子,德国和法国;两个儿子祸起箫墙,连年争战。让母亲很是忧伤,看看这边个、瞧瞧那个,都不忍心。
“小法國西”区運河河道、古典建築、橋樑縱橫交錯呈現眼前,立即感受河流所造就的浪漫及古意情懷,果然不負其為斯特拉斯堡最美地區的美譽。沿著運河邊散步,既可體驗城鎮的生命脈動,又可欣賞兩岸美麗的德式木柱屋,一棟棟小巧可愛的木拄屋,在色彩繽紛的牆面加上不同圖樣擺設的木條,以及窗台上美麗的花卉盆栽擺設,既美麗又夢幻,感覺像走在童話世界裏。抬頭可見不少房舍的屋頂寬大,據悉因往昔這兒居住着眾多製革工人(像佛罗伦萨阿诺河边一样),屋頂是曬皮革之處。走至覆蓋橋(Ponts couverts)及沃邦水壩(Barrage Vauban)的觀景平台,眺望小法國區全景——運河、船隻、塔樓、房舍及石板路交織構成的美景倒影河中,极为美麗。
然而心中頗好奇,眼前所見景色充滿濃濃德風,為何稱為“小法兰西”?是因為這兒環境氣氛浪漫?原来15世紀時法国軍隊至義大利打仗,當時很多軍人感染梅毒,染病後送至這兒專門治療梅毒的醫院隔離治療,由於梅毒當時稱為「法國病毒」,因此稱為“小法國西”。聽完“小法國西”的由來,心中的浪漫頓時幻滅。
阿爾薩斯多元文化融合最顯著的就是其飲食文化。此區是法國知名的白葡萄酒產區(我的博客将有专文介绍),這兒用單一品種的葡萄釀酒,因此是以葡萄品種來命其酒名。主要有7大品種葡萄,白葡萄酒口感也因葡萄品種而有所不同,如Riesling白葡萄酒口感偏酸。但大致而言,此區的葡萄酒喝來口感順口、較具甜味,很討人喜欢喜。由於葡萄酒是以單一品種葡萄釀造,口感較單純,很適合佐餐,吃來較具酸、辣等味道。偏德式的酸菜、煙燻豬肉等也是阿爾薩斯省最普遍的家常菜肴。煙燻豬肉吃來口感有點像德國豬腳,味道有點鹹,但搭配上酸菜、麵包,吃來頗順口美味。喝一口法式葡萄酒,再吃德式香腸、燻肉,德法雙重味道融合,口感頗獨特!另外Munster起士也是阿爾薩斯省特色美食之一,軟質的Munster起士吃一口,味道濃郁,但對有些人而言,可能較無法接受它的重重口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