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廊桥是我家

标签:
情感 |
这些天有件事让我不快,说来是件小事,只是觉得自己不长记性。莱茵从小到大进理发馆不到十次,除洗发水外不在顶上花任何钱,这与多数人不同。在我年轻时有人问身体哪部分最自豪,回答是“头发”——我有一头柔软光亮的长发,不用打理就很服贴。
这些年我有个习惯,不在春节看望爸爸妈妈,我对爸妈说:“喜欢一人在京过年,春节铁路航空都太挤,宁愿一人安静过年。一到阳历年底就会去杭州看我父母,时间大概一周,陪他们买买衣服、吃顿饭,然后像小时候那样去“西湖电影院”看场电影,只是小时候他们领我去,现在我陪他们去。去年看的是《集结号》较沉重,今年看的是《桃花运》很搞笑。我妈看后说:“这电影里的男人怎么都是骗财骗色的骗子呢?”社会使然,莱茵无语。
想在爸妈面前显精神些,就去理发店求长发稍剪短些,没想到师傅拿剪刀“砌呖咔嚓”剪了他认为最流行的,将我头发削薄后却留下长长的发梢....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回家后照镜子越看越懊恼,第二天又去该店将留的“猪尾巴”发梢给剪掉了。这些天瞧镜子不舒服,好在冬天不用出门,估计来年春天我能见人了。现在真想念老郑太太,你快回北京吧!在德国的时候总是她帮助我打理头发的。
顶着刚剪的头发去杭州,告诉妈我从来没对理发店满意过——剪的发从来不是我要的那种。我妈也同意我的观点,她说去理发店还不如我替她剪呢。实际上去年年底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本是想让理发店剪短几寸结果搞的人不人、鬼不鬼。
现在北京去杭州非常方便,坐上头天晚上动力车“和谐号”睡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七点就到了。当我到我妈住的地方晨雾还没退尽,拿出相机给刚醒来的社区照了张像。我小时候在杭州住的地方叫做“龙翔桥”,离西湖非常近每天去六公园散步。后来我家搬到城南靠近吴山风景区。现在回的这个家准确地说是我哥哥的家,我哥嫂不住杭州,我回杭每次就住哥哥的空房子里。
今年十月我哥来京看我,让我不要为退休后回杭住房担心,杭州房价早已超过北京。他有打算先给我爸妈买套房——他们年纪大了,现住房子上下楼(复式)不方便,然后将父母住的房留给我养老。我听了很高兴,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家——一个依山傍水又接近市井生活的家,从老屋后阳台可看到城隍山,出门便是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然后是胡雪岩故居,上吴山也只要十分钟,从吴山南边紫阳山眺望可看到奔腾的钱塘江......。叶落归根——我最终要回到我童年少年生活过的地方去。到那时我将房子装修成托斯卡纳风格,放上这辈子从各地收集来的好东西,煮上一杯滚烫的咖啡,凭窗远眺、回首往事.....
现在我、父母和我哥都不在一个城市,但隔不断绵绵亲情。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父母和一位好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