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甲

标签:
杂谈 |
网上得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出台《青少年保护条例》,其中提到女生例假可以不参加激烈的体育运动。为防止女生谎称例假拒上体育课,有的学校专门制作了女生“例假时间表”,防止非例假女生乱报。另外要求所有请假的学生都必须离开教室,这样撒谎的机率就大大降低。看了这个新闻,我哑然失笑。
莱茵上中学正值文革后期,就读一所光绪年间就设立的百年名校。在校其间得益于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的唐家耕老师(国家级足球裁判),使我们的体育课十分规范。记得我们中学的排球队拿过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一位男同学还破了全省中学生百米记录,我的同桌后来成为亚运冠军。说明即便在当时,中学对于体育课还是十分重视的。
我上的大学也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一到下午四点,几乎所有学生都到东操场锻炼,学校规定体育不达标的学生一律不许拿毕业证,因此谁都不敢掉以轻心。现在回到校园一看,无论高中还是大学,学习成绩好的一般是所谓的“四眼钢牙妹”,小小年纪架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身体单薄的像棵豆芽菜。成绩差的倒是春风满面、花枝招展,一付出了校门就可傍个大款老公的架势。大概从大学开始女生就分道扬镳:一路奔着“干的好”,一路奔着“嫁的好”。
至于体育锻炼,好像没人真认为有多大作用。我的理解是学生课业太重,像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既然不是主课,谁也不拿它当回事情。虽说制定“例假时间表”侵犯了女生的隐私,但也说明一个现象,女生能逃避体育课就逃避,全然不认为体育运动是锻炼身心的最好的途径,说白了——是对自己好。莱茵现在掌握的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在大学学习的,我来自南方城市,滑冰不是我的长项,可是在上大学期间楞是把我们系北方女生给远远地甩在后边。现在能够徒步走四方,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锻炼。
除了学生很少参加体育运动,我们的中小学生现在很少参加春游、秋游。其中一个原因是都是独生子女,万一学生出问题,学校担不起责任。久而久之,现在的中小学好像很少有我们小时候出现的热闹场面。
可在国外,在各个景点或者艺术博物馆,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三五成群的,老师带着学生来参观的队伍。引人注目的是学生身上穿着醒目的“黄马甲”,提醒过往车辆保护未成年人。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学很注重学校和社会的互动,遇到艺术课就带孩子直接去美术馆实地参观。他们怎么就不怕出问题呢?原来他们有他们的办法,每到学校需要带孩子出去参观的日子,就提前给家长带回一份信,上面写清楚为了教学目的,学校组织孩子去哪里参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去还是不去,去参观的学生如果出现不可预知情况,学校概不负责。每次外出,“生死状”一律由家长签署意见后上交,学校不厌其烦。
当然,既然带学生出去参观旅行,学校老师还是会竭尽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同时,一份“生死状”也是保证学校免于一切因学生人身财产受损引起的诉讼的不是办法的办法。中国的中小学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个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