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罗马米兰威尼斯 |
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有大城市的着装风格。尽管城市的着装风格是不同的,但是仔细琢磨还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果你有机会去国外,怎样才能入乡随俗?让穿着符合浑然天成的大都市气派,记住以下法则就能游刃自如。这几条穿衣法则在世界任何一个大都会城市都是适用的。
1、保持经典(Classic)
所谓经典的服装,肯定是经过千锤百练、大浪淘沙的。其款式虽说不上当今流行的,但肯定是不落伍的;经典的服装是简洁大方而不走极端的,是优雅有品味岁月不留痕的。比如说法国高级时装香奈尔,它的1947年款式现在穿来也一样地优雅。又如出入美国社交界必备的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在任何场合都是优雅的代名词。
以我的经验,在大都市生活除个别场合(如晚宴鸡尾酒会)你着装的颜色可以略为大胆,平时着装的颜色绝对不要哗众取宠,要保持低调。低调的颜色会使你很有气质。
经典的服装的面料肯定是高质量的。一般来说都是天然纤维,如开思米、纯麻、纯棉、纯丝。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高科技的人造纤维、在天然纤维的织物中加上莱卡成分,使得面料更柔顺,颜色也更富变化。有的人造纤维,如的确良面料给人的感觉是又硬、又不透气,用这类面料做成的服装绝不能归入高质量一类。
经典的服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她让你看上去有品味,且是那种“老家底”(old money)的品味。
2、简约唯上(Minimalism)
时尚来去匆匆,惟有风格永存。简约的风格是优雅的代名词。但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好像并没注意到简约对一个人气质是如此关键,他们一味在身上堆砌不必要的修饰,这在美国被称为“过头”(Overdo)。多种颜色、金光闪闪,多种首饰、珠光宝气;太多不必要的修饰,荷叶边、蕾丝带、滚边、钉珠子……这些都是“过头”。
美是恰到好处:少一点不成,多一点又过。这多少之间的取舍正是品味高低的表现。对于不知道如何把握多少的人,一位美国时装设计师的名言值得一读:“太多的装饰比少了还差”(Too
much is worse than not
enough.)!简约主义(Minimalism)可以理解为简单(simple)、基本(fundamental),她是毫不做作、抛却匠气、浑然天成的大都市形象。当你举旗不定的时候,走简约的路线吧。
(抓拍:罗马市警察局长和其随从)
3、精心搭配(Mixed & Match)
也许有人问,穿出高雅的气质是不是要很有钱?是不是一定穿名牌?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穿着高雅由两样东西决定:钱(money)和品味(taste)。有钱人不一定都有品位,钱也不能买到品味。但有钱人可以买到有品味的专业人士的服务和他们设计的产品。而钱不多的人也可通过自己的品味——对于美的理解力来弥补财力上的不足。
名牌是质量的象征,穿名牌意味着质量上乘,这是有品味的一个因素。但事实上,有许多气质高雅、穿着有品的女人并不一定穿名牌,她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样潮流适合她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一些买的起的服装,经巧妙搭配穿出自己的风格。
在我们身边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人,她们想让旁人清楚意识到她们的穿着代表着社会地位。她的浑身上下都被名牌包裹:香奈尔套装、路易·威顿手袋等,永远地在追赶时尚,通过穿着向世人表明她有实力买得起这些衣服。
当然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她们有名牌意识,但即使穿名牌也不将商标露在外边。她们着装的目的不是为了招摇,而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也为让有同样审美观的人欣赏,她们的衣服质地、裁剪和搭配都很有品味,这后一类人远比前一类人高明,因为她们无须用名牌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她们本身就是名牌。你会发现周围的一些人即使不穿名牌还照样有魅力,说明这些人完全靠自己脱俗的气质吸引人们的注意,而不靠名牌衣着。
在美国许多著名设计师设计的名牌都十分昂贵,但他们理解人们喜爱名牌的心理就会设计一些“二线品牌”,供收入不高又愿意穿他的品牌的人选购。所谓“二线品牌”就是按照该设计师的理念设计生产的服装,做工和面料都丝毫不逊于一线产品,可价格要便宜一些。如Anne Klein Ⅱ(Anne Klein)、DKNY(Donna Karin)、Emanuel(Ungero)、CK(Calvin Klein)、Polo(Ralph Laure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