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票房被盗盘点娱乐 |
分类: 娱乐现场 |

“票房挪移”
早在1995年,陈佩斯主演的电影《太后吉祥》,就曾遇到过票房被挪移的情况。随着电子售票系统的完善,和监票机制的建立,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影院,由于监管触角很难面面俱到,仍然存在着这种不正当竞争。
“票房挪移”
而这种不正当竞争被观众广泛认知,其实托的是微博的福。从2010年开始,就陆续有观众在发现自己购买的电影票有票房挪移的情况发生后,用手机拍照上传到微博上。“偷票房”这个原本对观众来说很陌生的词儿,也在一夜之间成了热门。
电影“狄仁杰”
2010年9月。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最终取得了2.9亿的票房成绩。然而,“狄仁杰”的发行方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被“偷”掉的票房至少有3000万。该负责人还举例称,某家影院在“狄仁杰”放映期间,售票系统莫名崩溃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所有电影票都是手写的。因为没有电子系统的记录,所以制片方根本无法统计影院到底卖了多少票。虽然影院答应偿还“狄仁杰”制片方5万元的分账收入,但最终,影院只给补了几百元。
电影“非2”
2010年12月21日,电影《非诚勿扰2》零点首映当晚,一条江西观众发微博称,两《非诚勿扰2》电影票是手写的。随后,影院方面澄清称,当时出票系统临时出了故障,手写票是无奈之举。虽然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很大争议,最终也不了了之。
《赵氏孤儿》
而除了这种影院以手写票或其他不经电子出票系统等手段私吞票房,还有一种方式,则是“偷梁换柱”。2010年底,一段疑似曝光《赵氏孤儿》挪移《大笑江湖》票房的视频,将两部电影的争斗摆上了台面。视频显示,一位观众去影院观看《大笑江湖》,但影院给观众的票却是《赵氏孤儿》。对此,《赵氏孤儿》的制片方称,该视频为虚假内容,将彻底追查上传者的法律责任。但此后,也再没了下文。
制片方
面对越来越多的“偷票房”行为,电影局正酝酿成立一个票房监理公司,用第三方的身份,负责监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场中的行为。同时,有关部门也鼓励片方,以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真维斯娱乐现场》每日节目,及《娱乐现场》微博(http://weibo.com/elive)每日更新,《娱乐现场》于全国213家电视台同步播出,精彩内容每日放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