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球集体战术

(2012-05-11 22:41:52)
标签:

杂谈

 排球运动是集体竞赛项目,因而不仅要求每个队员有比较熟练的基本技术和灵活的个人战术,而且全队还必须运用一定的集体战术,依靠密切的战术配合,才能在比赛中取胜。战术的运用,要从本队实际情况出发,即根据每个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及本队的配合熟练程度等,制定出最实用的集体战术配合。
一、 进攻形式和进攻打法
当前排球运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队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排球进攻战术日趋丰富多彩。进攻战术可分为进攻形式和进攻打法两个方面:
(一) 进攻形式
    进攻形式,即进攻时所采用的组织形式。进攻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前排队员作二传组织进攻的中一二进攻形式和边一二进攻形式;另一类是难度较大的由后排队员作二传组织进攻的插上进攻形式。
1
中一二进攻形式
    
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图6-3)。

 

 

6-3

6-4

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这种形式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队采用。但有时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在来不及组织复杂战术进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进攻形式。
2边一二进攻形式
    
由前排边的2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形式(图6-4)。
这种形式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由于对一传、二传的要求都较高,组织边一二进攻形式要比组织中一二进攻形式的难度大,其战术配合也较为复杂。边一二进攻形式,由于两名进攻队员的位置相邻,便于进行互相掩护的进攻配合,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因此,边一二突然性和攻击性要比中一二进攻形式大。
采用中一二边一二进攻形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2号位时,应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便于组织进攻。接发球时的站位如图6-5

 

 

 

 

6-5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3号位二传队员如果向两边都采用正面传球时,可以居中站位。如果二传队员利用正面长传或背后短传时,站位可靠近2号位区。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二传队员应在23号位之间,不要紧靠边线站立,以便运用快球战术。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3号位时,可采用换位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接发球时的站位如图6-6

 

 

 

 

6-6

(二)进攻打法
    进攻打法是指排球比赛中,一传队员、二传队员和扣球队员之间所进行的各种进攻战术配合的方法,其目的是为避免对方的拦网、突破对方的防线、争取主动、扩大战果。
1
. 强攻
强攻是凭借队员个人的身高和弹跳力,利用扣球的力量和个人扣球战术,强行突破对方的防御。强攻打法可分为4种。
1) 集中进攻 : 二传队员向4号位或2号位传出弧度较高、落点较集中在3432号位之间的球所组织的扣球进攻。这种打法由于弧度小,便于扣球队员助跑和挥臂扣球,一般适合初学者和较低水平的队运用。
2) 拉开进攻: 二传队员将球传到网边标志杆附近所进行的进攻打法称为拉开进攻。这种打法能扣直线和小斜线球(图6-7),既利于避开拦网,也便于打手出界。

 

 

 

 

6-7

3)围绕进攻 : 进攻队员从二传队员后面绕到前面扣球称为前围绕进攻(图6-8);进攻队员从二传队员前面绕到后面扣球称为后围绕进攻(图6-9)。围绕跑动换位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进攻队员扣球特长和避开对方的拦网。

 

 

 

6-8

6-9


4) 调整进攻 : 当一传不到位,球的落点离网较远时,由二传队员或其他队员将球调整到网前所进行的扣球进攻打法称为调整进攻。这种打法在接扣球攻击中运用较多。
2. 快攻
快攻是指二传将球传至稍高于球网上沿,以提高扣球速度,缩短过网时间的击球手段。它是在一传到位的基础上,通过扣球人的快速跑动,互相配合组成各种进攻战术。
    
最简单并常用的快攻有:集中的近体快、背快、拉开的平拉开扣球等,其特点是突然性大、效果好、牵制性强,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各种变化的进攻战术。
    
组织快球战术,主要靠二传和扣球队员的密切配合。二传要根据扣球人特点,一传落点和扣球助跑路线,起跳位置和时间,主动配合传球。扣球人应根据一传的落点和二传的位置来确定助跑路线,起跳位置和时间,主动与二传配合。


二、 接发球及其进攻
(一) 接发球的基本要求
    接发球既是防守,又是进攻的开始,是组织进攻的基础,又是由防守转入进攻,变被动为主动的转折点。好的一传不仅要求接起对方各种性能的发球,而且能为二传队员顺利地组织进攻创造条件。反之,不仅难以组织有效的进攻,而且还会造成直接失分。接发球的基本要求是:
1. 正确判断
    
高质量的一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判断。接发球时,队员的精力要高度集中,密切注意对方发球队员的情况,充分做好接球的准备。首先应根据发球队员的位置进行第一次判断,以确定合理的取位。因为发球队员的位置不同,球的过网区和球的落点也有所变化。当发球队员击球后,再根据其发球手法,球的飞行路线和性能进行第二次判断,及时移动进行位置上的调整。
2
. 合理取位
    
因为球的飞行弧度不同,过网后与球网的距离不同,球的落点也不同,故要进行合理的取位。如对方发球弧度高,落点分散,接发球的站位就应前后分散均衡(图6-10)。如对方发球速度快、弧度平、落点比较集中,接发球的位置要压后,前后排队员要靠近(图6-11)。取位时不要站在阴影区内(图6-12),因为一般情况下,球不会落在阴影区内。还要根据本队进攻战术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取位。

 

 

6-10

6-11

在接发球取位时,还应注意在同排队员左右位置和同列队员前后位置不能颠倒而犯规。

 

 

 

6-12

3. 分工与配合
    
接发球时,每一个接发球队员都应该明确接发球防守的范围。划分范围不仅是平面的,还应根据来球的弧度高低进行立体的空间划分。明确了各自接发球的范围,就可避免接发球时互抢、互让和相互干扰的现象发生。
1) 接发球的分工 由于发球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发球的落点较多地集中在中、后场,加之前排队员还担负进攻任务,故后排队员接发球的范围可相对扩大些。另外,还可根据队员接发球的具体情况,发挥队员个人的专长,接发球技术好的分工范围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2) 接发球的配合 应互相保护,互相弥补。当一人接发球时,其他队员特别是相邻队员应注意保护,随时准备接应。一旦球蹭手飞出界外、平冲入网时,其他队员都应全力抢救,这样既可减少失误,又可鼓舞士气。

(二) 接发球阵形
    在选择接发球阵形时,不仅要有利于接球,还要考虑本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及对方发球的特点。
5
人接发球阵形及变化:
1
“W”站位阵形
    
初学者比赛多采用中、边一二进攻阵形,大多站成“W”形,也称一三二型站位。5名队员分布均衡,前面3名队员接前场区的球,后排2名队员接后场区的球,职责分明(图6-13)。
这种站位的缺点是队员之间的结合部相应增多,也不利于接对方发到边角上的球(图6-14)。

 

 

 

6-13

6-14

2“M”站位阵形
    “M”
形站位,也称一二一二站位,其优点是队员分布更加均匀,分工明确,前面2名队员接前区球,中间队员负责中区的球,后面2名队员接后区球。这种站位对接落点分散、弧度高、速度慢的下沉飘球、高吊球及发到边线、角上的球时较为有利。缺点是不利于接对方发到场地两腰及后区的大力球、平飘球等(图6-15)。

 

 

6-15

5人接发球阵形的优点是每人接一传的范围相对较小,并在接发球时已经站成了基本的进攻阵形,组成战术比较方便。但队员之间结合部增多,队员与队员的配合要求较高。
(三) 接发球进攻的战术变化
    
在接发球进攻的战术变化中,强攻战术是基础,快攻战术是重点,各队应根据队员的技术、战术水平以及临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快攻、强攻,灵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战术配合,给对方出其不意的攻击,以取得良好的进攻效果。
1
中一二进攻的战术变化
    
在运用中一二进攻战术时,不同水平的队,可采用不同的变化方法。水平较低的队,可采用4号位、2号位队员定位进攻的方法。还可在定位进攻的基础上,采用定位和活点相结合的进攻形式。
1) 定点进攻
示例一:3号位二传队员传给4号位队员或2号位队员集中或拉开进攻(图6-16)。
示例二:3号位二传队员传给4号位队员拉开或2号位队员背传半高球(图6-17

 

 

 

6-16

6-17


2) 定位与跑动换位两点进攻
示例一:4号位队员定点进攻,2号位队员跑动换位进攻(图6-18),其方法有:
斜线助跑到二传队员前面扣前快球;
在二传身后扣背快球。
示例二:2号位队员定点进攻,4号位队员跑动换位进攻(图6-19),其方法有:
内切快球助跑扣3号位前快球;
内切大跑动扣二传队员身后的背半高球。

 

 

 

6-18

6-19

2边一二进攻的战术变化
    
边一二进攻战术也可根据本队水平而变化其方法,除组织前排两名队员定位进攻外,还可以组织定位与跑动换位进攻。
1) 定位进攻
示例一:3号位队员扣一般集中球,4号位队员扣一般拉开球(图6-20)。
示例二:4号位队员扣定位拉开高球,3号位队员进行前快的实扣或掩护(图6-21)。

 

 

 

6-20

6-21

2)定位与跑动换位两点进攻
4
号位队员扣定位球,3号位队员围绕跑动到2号位二传队员身后扣背快球或半高球(图6-22)。

 

 

6-22

(四) 接发球进攻教学与训练
1. 教学特点
1) 技术是基础
    
高质量的接发球,准确的二传和熟练的扣球技术,是完成接发球进攻的保证。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无论哪一个环节得不到保证,都无法组织卓有成效的进攻。所以在教学中,尽量提高这三方面的技术水平。
2) 分解练习和集中串联相结合
    
垫、传、扣三者技术的提高必须先抓单项技术起,从强化训练中提高技术水平,再进行垫、传、扣的综合练习,就能保证接发球进攻的质量。

2. 教学步骤与方法

1

向学生讲解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明确接发球组织进攻各环节的重要性,在练习中目的明确。

2

在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单项练习时,巩固击球动作,提高技术的熟练性,保证高质量地接好每个球;在技术水平相对稳定之后,进行垫、传、扣的串连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一发一接(图6-23):要求发球由轻到重、垫球人将球垫到指定位置。

三对三隔网发、垫练习(图6-24):发球人不换位,向561号位发球。接发球人在165号位换位接球,将球垫到指定位置。

 

 

 

 

6—23

6—24

 

学生分两组隔网发球接发球,网前指定二传(图6-25):接球人接球后及时跑到网前扣二传传起的球,以提高接球后转为进攻的衔接及适应各种扣球的能力。

全队配合接发球组织进攻:要求发球人从轻到重交替发球,提高接各种球的能力。

    训练的难度要根据队员的实际水平而不断加强,在与不同对手的对抗中反复磨练,才能适应比赛的需要。

 

 

6—25

3. 接发球进攻练习方法

1

全队接发球,确定到位次数为轮转一次(或前后排交换接发球)。失误一次,减掉一个到位球,全队完成预定次数。

2

垫、传、扣串连训练

 

发、垫、传练习:2人发球,4人接发球,固定二传(图6-26)。

发、垫、调练习:2人发球,2人接发球,2人调整传球(图6-27)。

 

 

 

 

6—26

6—27

 

提高接发球质量的比赛。6人一组分两组,每组:一人发球,一人二传,其他队员轮流接发球和扣球完成规定次数,哪个队先完成扣球次数为胜(图6-28)。

2人接发球2人发球,接球人垫球后互换位置,规定到位次数先完成者为胜(图6-29)。

 

 

 

 

6—28

6—29

 

3人一组,把全队分成若干组。前排固定二传,不接球的两人跑动进攻,扣球成功,该组继续接球,失误则换另一组接球(图6-30)。

 

 

 

 

6—30

6—31

 

3

一攻的小配合练习
一攻主要是接对方发球后组织的各种进攻战术。当对方不能组织进攻,进行处理球时也可以运用小配合进行反攻。

练习配合时应由简单的进攻战术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进攻战术。

中一二进攻时,24号位小配合举例。

 

教师抛球,后排队员垫球给二传,前排:

 

a) 24号位扣高球(图6-31)。

 

b) 2号位强攻、4号位佯做4号位强攻、斜插向3号位扣半高球(图6-32)。

 

c) 2号位围绕到二传前扣半高球(图6-33)。

 

 

 

 

6—32

6—33

 

边一二进攻时,34号位小配合举例。

 

教师抛球,后排队员接球给二传,前排:

 

a) 3号位扣快球,4号位扣拉开球(图6-34)。

 

 

 

6-34

 

 

b) 4号位强攻,3号位队员围绕跑动到2号位二传队员身后扣背半高球(图6-35)。

 

 

 

 

 

c) 4号位队员内切跑动扣前快球,3号位队员围绕跑动到2号位扣背快球(图6-36)。

    以上进攻战术不只是接发球组织进攻,当对方推攻处理球时也可以组成以上进攻战术。教师应根据全队水平采用单项战术强化或整体配合,直至熟练。队员之间的跑动配合要节奏感强,动作逼真,无论扣还是掩护,都要认真对待,掩护就要晃动对方的拦网,为同伴进攻创造条件,扣球就要力争成功。

4

接近比赛情况下全队的整体配合

场上队员接发球组织进攻战术配合。由教师或队员发球,每轮在规定接发球数以内,完成预定的进攻战术配合,才可轮转一轮。

接发球后重点磨练某一项配合,以求逐步熟练。

六对六对抗。由1号位队员发球,每人发10个球,统计组成进攻战术的成功率。然后两队前后排交换进行练习。


三、 接扣球及其进攻
(一) 接扣球防守形式及变化
    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直接得分,可以给对方心理造成压力,使扣球者手软,给本方防守反击创造条件。
1
. 无人拦网防守阵形
    
在对方扣球能力很弱或进攻时球离网很远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不拦网,以中一二边一二进攻阵形布防。
2
. 单人拦网防守阵形
    
在比赛中出现得较多。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进攻变化多,进攻速度加快,除对方调整扣及拉开高点扣球可以组成集体拦网外,其他进攻战术中就很难组成集体拦网。所以单人拦网防守阵形也就显示出其重要性。
    
对方组织进攻时本方前排队员在网前应与对方相对区域的扣球人相对,人盯人拦网。
    
如一对一拦网时,防守阵形应是不拦网的人内撤保护(图6-37①)。

 

 

6-37①

6-37②

6—37③

3.双人拦网防守阵形
    
双人拦网在现代排球比赛中是运用最多的阵形。它主要有以下几种阵形:
1) 双人拦网边跟进防守阵形边跟进也叫马蹄防守阵形,它是对方2号位或4号位扣球,本方靠近边线的队员根据扣球人的特点而跟进接对方的吊球及前区球(图6-38①)。

 

 

 

6—38①

6—38②

边跟进防守,由于呈马蹄形,所以中心较空。在比赛中根据本方的拦网和对方扣球人特点,采用死跟活跟两种形式。如果本方拦网已封住对方扣球路线时,防守队员应果断跟进接吊球(图6-39)。

 

 

 

6-39

6-40

如本方拦网未能及时封死对方扣球路线时,队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跟进还是定位防守。这是根据队员的场上经验和与同伴熟练配合来决定的。15号位队员在进行跟进的同时,6号位队员应及时补位,以防止因跟进出现的空隙。45号位或21号位也相应内移,以缩小出现的空挡。
2) 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心跟进防守是由防守效果好,战术意识强的后排队员跟进防吊球及前区球,一般是由后排二传队员担任。因为这样可以直接组织进攻(图6-40)。
采用心跟进防守一般是在本方拦网较好,对方运用吊球较多的情况下使用。它虽然解决了心空问题,但后场防守由于人少,力量相对减弱。因此,在防守时要求拦网将本方6号区空间封死。后排二传跟进,6号位队员注意补由于本方二传跟进1号区出现的空挡。其他队员负责自己的防守区域。

(二) 接扣球进攻
    接扣球进攻在比赛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是得分主要手段,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进攻战术可采用接发球战术的形式,但运用时要复杂困难得多。
    
接扣球进攻战术的运用能力,首先取决于拦网的效果和后排防守起球的到位程度,还要看二传手的组织能力,其他队员调整传球的能力和扣球队员强攻能力、快攻意识等。
接扣球进攻除直接拦死、拦回外,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1
. 触及拦网人手后的组织进攻
    
在比赛中,球被拦起落在本方场区的情况不少,而这种球的飞行很不规律。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打法组织反攻。

1

前排拦起的高球,落点在前场或中场,可将球传垫给二传队员,组织中、边一二进攻。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接发球进攻所运用的各种战术都可以采用。

2

前排拦起的低球,速度快、落点远,球不易传垫至网前,则要求二传手和其他队员都应积极准备,将球调整传给不拦网后撤的队员进攻。

2. 后排防起后的组织进攻
    
在前排没有拦到球时,主要靠后排防守起球组织反攻。
    
当后排56号位队员防守起球不到位时,离球最近的队员应作调整二传组织进攻。当后排防起的球到位时,前排二传队员落地后立即转身传球,其他队员也要准备接应,接发球进攻所运用的战术都可采用。

(三) 接扣球进攻的教学与训练
    由于拦、防、调、扣的技术环节多,因此,接扣球进攻比接发球进攻难度大。在教学和训练中,应从基本技术的熟练性和各项技术的衔接来提高队员的反攻能力。
1
. 接扣球进攻的教学
    
接扣球进攻也称接扣球反攻,是拦、防、调、扣多种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互相衔接的体现。
    
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技术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比赛中各环节在反攻中的作用与职责,及队员所处位置的任务和职责。强调各环节的衔接质量,提高反攻意识。
    
在教学训练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高全队防守反击的水平。并始终贯彻拦网凶狠、防守到位、传球准确、扣球失误少的原则。
2
. 接扣球的反攻训练
    
排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发球——接发球,扣球——拦网,扣球——防守,处理球——防、传、垫等技术,都是在对抗中完成的。因此,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对抗练习,有利于提高全队的防反水平和整体实力。训练应从简单的个人或小组练习,到复杂的扣球,拦防对抗,过渡到全队对抗练习。
练习方法举例:

1

不防守队员做调传:教师隔网扣球,防守队员垫球,不防守队员调传(图6-41)。

2

三人小马蹄形防守:教师扣球,三名队员防守,将球垫给教师供其继续扣,完成规定次数换另一组(图6-42)。

 

 

 

 

6—41

6—42

 

3

教师向一个区域扣球,三名队员进行换位防、调练习,完成规定次数换另一组(图6-43)。

4

调、扣练习:教师抛球,2号位调传,4号位扣球,互相交换位置(图6-44)。

 

 

 

 

6—43

6-44

 

5

调、扣练习:教师将球抛到6号区,6号位队员向42号位调传球,42号位队员扣球,互相交换位置(图6-45)。

6

防、调、扣练习,三人小马蹄形防守。对方24号位扣球,防起反攻完成规定次数换组(图6-46)。

 

 

 

 

6-45

6-46

 

7

四人一组二传站在网前,对方24号位扣球,防起后作反攻,完成规定次数换组(图6-47)。

8

全队防反练习:对方三点攻,本方防守反攻,完成规定次数,前后排轮换(图6-48)。

 

 

 

 

6-47

6-48


四、 接传、垫球及其进攻
比赛中对方因接发球及接扣球或其他球不到位时,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而采用传或垫将球推到本方场区时,本方采用的反击手段为接传、垫球组织进攻。这种处理球的进攻应与接发球组织进攻相同,可以打出各种不同的进攻变化。但应注意的是,虽然对方不能组织有威力的进攻,但在处理球时也会给本方造成各种困难球。因此,本方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做到每球必争。
1. 前排应及时做好接应和快攻准备

1

掌握好后撤时机。在判断好对方不可能组织进攻时,前排队员应迅速后撤至跑动进攻处准备反攻。

2

首先应撤到有利于接应的位置,不需要接应时,再撤到有利于进攻的位置。

2. 二传应及时做好组织进攻的准备
    
前排二传,判断对方不能组织进攻时,应快速稍作后撤准备,当不需要自己接球时,应快速移动至传球位置准备组织反攻。
3. 后排及早做接球准备
    
当对方不能组织进攻时,后排应早做接球准备。

1

接球时尽量用上手传,因传球较稳,到位率高。

2

球的弧度应稍低,以提高快速反击的速度。

4. 训练
    
教师强调全队互相配合,前排队员、二传队员和后排队员在判断对方已不能进攻的情况下,及早做好接应准备。

1

前排接处理球的训练

教师隔网抛球,前排拦网人后撤接球组织反攻。

隔网抛球,前排后撤接球,二传插上组织进攻。

2

后排接处理球的训练

教师将球抛向后排,后排队员移动取位,尽量将球传向二传位置。

两组对抗,一方练习接处理球组织进攻,另一方练习处理球的推攻(图6-49)。两组交替进行,先完成规定次数反攻的一方为胜方。然后前后排交换。

 

 

 

6-49

    排球运动除发球外都是由防守转为进攻,技术是防守与进攻质量的保证,技术是基础,要高质量地完成攻、防战术,就必须有高质量的技术做保证。因此,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在排球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技术的保证下,培养队员的攻防意识;使其熟练衔接由防转攻的各环节;加强队员攻、防保护意识;使其熟练掌握由防转攻的各种变化的战术打法。
    
排球战术的教学与训练要遵循排球运动的攻防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训练手段,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防守、灵活多变地进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