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


标签:
2012记录旅游摄影香港 |
分类: 长腿撒丫跑亚洲 |
香港的路名字很有趣,且都是繁体字,路牌纵横交错倒也清晰。但凡学过点古文字大体能认得个把字,不认得的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有的路牌低些,能近些看清楚,那些转角的路牌便不得而知,害人的是这双近视眼,往往出门又不戴眼镜,没有原因,就不戴而已。
走过几个街角,便忘记哪儿了。问路,此时成了最为可行的办法。好在,咱不拙,属于嘴勤的那一伙。
第一次开口前总会惦记着被拒绝如何处理,没成想,琢磨半天的理由和那点不值钱的自尊迅速被香港人的热情所融化,感动即可涌上来。哦,忘记了这是香港。难怪有人说中华儒家礼仪传承最好的就是香港和台湾,领教、领教,其中更有敬意。
先是地铁。香港的地铁四通八达,一个站可以互相换乘,当然需要坐电梯上下换,跟随大队人马看着地铁里的风景走着走着就错了,此刻马上拽住一个香港人打听路。每每,被叫住的人都会很善良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细致又热心,让我错愕。这真的是香港人吗?后来坐叮当车无法回程时,依旧受此礼遇。
当晚,午夜时分,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两个小姑娘一直送我到看见酒店的街角才回,令人惊诧。
唯一的问路没听懂,是对方全英文回答我。而我囧的面红。
除了不怕羞的境界,你还得有起码的礼貌,彬彬有礼的人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况且笑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名片呢。问路,更要笑脸相问。
今天看到香港作家蔡澜先生的一篇博文《教路》,文中记录“昨天在尖沙嘴的「天地图书」,遇到一位从大陆来的女士,问去哪里才能买到 VCD?我详细地画了一张地图,说走出弥敦道,不要向第一条的金马伦道转,而一定要在第二条的堪富利士道走进去,转角的地方,就有一家。那女士道谢后走去。轮到自己回家,车子转入第一条的金马伦道,看到那家卖 VCD的店,才知讲错,舌头伸出,差点掉到地上。我详细地画了一张地图,说走出弥敦道,不要向第一条的金马伦道转,而一定要在第二条的堪富利士道走进去,转角的地方,就有一家。那女士道谢后走去。轮到自己回家,车子转入第一条的金马伦道,看到那家卖 VCD的店,才知讲错,舌头伸出,差点掉到地上。”瞧,这境界。港人对于问路人的热情可见一斑。
我没遇到蔡澜先生,但,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都跟蔡澜先生一样受人尊敬。
香港的地铁很有秩序,一个小孩子坐在推车上,嘴里叼着奶嘴,可爱。
过街天桥,很多人举着牌子做宣传,面对的镜头也许多了,对我视而不见。
套用最流行的语言: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