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窗台上有双娃娃鞋(组图)


标签:
2010北京模式口生活外拍记录摄影五哥视点旅游休闲杂谈 |
分类: 飘在北京 |
【1】窗台上有双娃娃手工鞋,晒着太阳,暖暖的。这样的鞋子,在城市已不多见。
从没断过对北京外来人口的关注,这源于俺也是外来,曾经生活在他们周围、莫名的亲切感。
对那些在社会底层的挣扎的人们有着痛彻的体会,那不是高楼大厦写字楼中能看到的,真实、淳朴,处处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这个城市的憧憬和眷恋。
为何来到北京,为何从事那些老北京不爱干糊的小生意,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可爱的北京城,在此,必须感谢这个城市的包容。当走过长安街或偶尔老家来人穿着节日的衣服一起去故宫逛逛时,满脸的微笑是发自肺腑的高兴。没有奢望,这是社会底层外来人口的幸福,此刻,幸福指数高的吓人。
模式口,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区,挨着首钢。这是一条老街,老街旁边有个太监田义墓,后山有座庙,即法海寺。老街的年代俺无从考究,也懒的百度。瞅瞅这里的人们,看看平实的生活,品品做小生意的滋味儿,来过、记录过,很值了。
不知道这些人因为什么来到这里,投奔亲戚、也许源于有老乡在这儿?一群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在忙碌着、欢笑着、忧愁着。
其实,北京有很多这样的老街和胡同,老街上有很多这样的外来人口,默默的做着那些那不上台面的小生意,钱,也慢慢的存起来。有的会回到老家买房置地娶媳妇,有的会一直在北京奋斗并老去。他们有烦恼吧?奔波的辛苦会暂时被一顿丰盛的晚餐所替代,累了就睡,醒来还会是一轮朝阳。那阳光从不分贫富贵贱,暖暖的,一如那窗台上手工的娃娃鞋。
【2】一台三轮车停在老屋旁边,主人去哪儿了,也不知主人是否靠这个生活。
【3】修理自行车的摊位就在马路旁,路上车来车往,不时的扬起灰尘。修车人埋头干自己的,认真并执着,身后还有未修理的车子。
【7】洗拖布的姐俩,我路过其家门口时,特意拍了一张,屋里非常的简陋,除了一张大床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沉思片刻后,那张整理好的片子俺还是决定不发了。
【8】关注这里的并不只有俺,同行的刚刚博士和李双喜也都是外来人口,他俩起大早赶过来拍照。
【9】69号是门牌号,还是拆迁号?不得而知,墙上还有很多的小广告。
【10】一个小胡同,里面有几座老房子,看样子有年头了,有限的空间里建起了很多简易房出租。
【12】通往法海寺的路口,一位老者卖水果,阳春三月,天气咋暖还寒。
【14】小饭店的老板倒垃圾回来,抬头看着远方。他的生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