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南楷体gb2312《论语》《中庸》杂谈 |
分类: 儿子习作 |
我的爸爸嗓门高,声音大,是标准的男高音,并且性子“急”。
2009年寒假,我和爸爸去海南旅游,在一家海鲜餐馆,爸爸跟我商量,让我品尝品尝鲍鱼。其实我是不大喜欢吃海鲜的,但是爸爸用心良苦,我能理解,也就同意了。
爸爸问餐馆服务员,鲍鱼怎么卖。服务员慢吞吞的拖长声音回答:120元……
没等服务员说完,爸爸就说,“好,来那只最大的”。
爸爸话音刚落地,服务员说是迟,那是快,拍的一刀,把鲍鱼杀了。然后接着他拖长的话继续说道,每斤120元,这只鲍鱼11斤,计1320元。
看了吧,爸爸的“急”让他多花了多少“银子”啊!
爸爸对我也是“恨铁成钢慢”。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就给我买了《论语》、《大学》、《中庸》、《唐诗宋词》等几十本经典。然后兴奋的对我说:儿子,小学毕业,要把这些好书都背的滚瓜烂熟。
听老爸这么一讲,我头都大了。连蹦带跳的嚷道。这么多书,我不背,我还要玩呢。你不是说,小孩子要玩好、睡好,身体好吗!
不过,爸爸以身作则,并且和我比赛谁记得快,记得准。我不愿意输给爸爸,就用心背过了《论语》,还有《心经》。
爸爸嗓门大,声音高,在我听起来如美妙的男高声,好听极了。爸爸也真的会唱歌,他唱得《沂蒙山》、《二月里来》等歌曲,听起来,还是满有味道的。还有就是爸爸下班回家,一打开家门,就会大声喊:逸儿。我也就扯着嗓子大声再故意的喊道:老爸、大哥……
每当此时妈妈就会笑着对我和老爸加以批评,看你们爷俩,哪像父子,简直就是“哥俩”!
我和爸爸会异口同声且抑扬顿挫的齐声回答:“多年的父子如兄弟”!
我们一家的笑声就会溢满整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