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朋友的博客,里边很多无序的语言,帮他总结为“单身期综合症”,大部分人都应该是经历过的。
“单身综合症”表现为时而觉得应该好好爱自己,时而又觉得自己真是很多余;时而跟自己讲‘一个人多好呀,无牵无挂的’,时而又跟自己说‘我那点不好?为什么就没有人喜欢我。’时而很享受这种孤独的滋味,时而又觉得这种滋味像毒药让人上了瘾很可怕。总之,就是一个全部矛盾的集合体啦,这样的人适合练老顽童的“左右互搏术”。
我从小就有“单身综合症”,上小学时同年级里算上我有五个小女孩被称作“五朵金花”,都是乖乖女,学习和“政绩”都很好,但那个时候我是短头发像个小男孩,她们几个都属于长发飘飘那种,所以自己就显得有些另类了,男同学围着她们转的时候对我的评价就是“她数学真好”,那个时候就患上这种病了,不过那时候小,只是儿童的好胜心罢了。
上了中学,一切都很顺利,学习成绩经常全校第一,书法、绘画、作文、数学竞赛但凡是参加的都能拿奖,跟学校大部分人都认识,按理说是很不愁伙伴的人,可那个时候似乎喜欢独来独往,不只是少年的叛逆还是少年的无知。
上了高中,离家很近,外地的同学都住校,看他们每天一起上学吃饭放学回寝室,觉得好像被大家置之度外了,终于让母亲去给我找了个床位住了进去,才安心得觉得没有被集体抛弃亚,后来同学讲其实那个时候是最羡慕我的,有家可以回,有自己的空间,多好呀,我还傻乎乎的往火坑里跳。没办法,得了单身综合症,必须治。
上大学了,一进校就很快融入大集体了,但凡是个社团都积极参加,也获得了些小成绩,正沾沾自喜的时候发现同寝室的同学都离我远远的,我被孤立了。开始的时候很苦闷,但渐渐的觉得没有什么,快乐就好,那半年绝对锻炼了我坚强的意志,而大学四年后大家朋友间的分分合合最后都把我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大三的时候同学们都风风火火的奔向了考验的狂潮,我却只身退出了,一个人去学了GRE。寒冷的冬天一到周末就在宿舍楼门刚打开时第一个冲了出去,坐上没什么人的302,那个时候从中关村去新东方的路还没有修好不通车,在从那走过去,反正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达,买杯咖啡进去喝着,拿出书来看一直等到人满了老师上了讲台,我就开始睡觉。后来考了2000分也没想出去,就是想做点跟别人不一样的,仅此而已。
大四上学期开始,又开始了找工作的大潮,我却又躲过了风口浪尖,隐匿起来躲进了图书馆。那个时候学生图书馆跟自习室一样,也没有我喜欢的书,我就跟教师阅览室的老师搞好了关系,说帮导师查资料,一个人开始学起了法语和日语,我总是这样,贪多嚼不烂。
大四下半学期,同学们都已做好如鸟兽散状了,问我还没想好干什么呢,自己也觉得不能这样了,过完五一就一个人去了首体,应该是本年度应届大学生最后一次大型招聘会了吧,去投了三份简历,两个回复的,一个是德国汉高的但比较远在西城,另外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单位。五月十五日我成了班里第一个上班的人,六月份我成了寝室里第一个搬出去住的人,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上班没多久,爱神就很快降临了。我的初恋,美好而甜蜜的时光,但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充分的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我想很多跟我一样跟自己同年龄的男友(女友)交往的时光都会是这样度过的。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只懂得爱却不懂得忍让和奉献。那时我的男朋友经常出差,我一个人过的周末或是节日都让我以各种方式度过,我记得当时的日记写得很极端,不是很开心就是很绝望(那时还没博客,有的话可能就在这写了),极度享受了孤独的滋味。
然后自然分手,分手后单身的那一年但凡是你想得到的孤独的感受我都应该能理解。喜怒哀乐每天必备。但那时也是最轻松最自娱自乐的日子,真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深刻体会。如果现在你还是这种状态,就一定要多做点原来不敢或从没想做过的事,不然会后悔的。那时的我前一天同时还问过节回家吧,我说应该回吧,第二天看了哪哪哪漂亮得不得了,就买了长了价的机票跑出去玩了。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感受,那时就做得到。
直到我亲爱的老公出现,他总说是他拯救了我,不然我现在就是个街头小混混小流氓(其实我素质挺高的),其实婚姻改变了我们两个。老公原来也是那种每天跟朋友打麻将,很少回家的人,现在所有人都说他完全变了个人,每天下班回家做饭,即便是出差前也先给我做些东西放在冰箱里,我是不会做饭的。现在的他麻将也不打了,哥们说他脱离群众,他说你们太俗了,锻炼锻炼身体好不好,都那大岁数了。
这个时候单身对于我来说是不合适的了,但是孤独的滋味还是要偶尔品尝的,比如我们不在一起时,再见面就会分外亲。而且即便是很恩爱的两个人,也是永远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无论身体还是思想上,那种孤独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是会让人成熟的很绝佳的通道。
我会在开车时,一个人吃冰激凌时,写博客时偷偷享受这种孤独的滋味,其乐无穷。
(准备同学,你以后的最长久的回忆就在现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