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脚村古民居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距今已有207年的历史。这些古民居就地取材,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构造后,简直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艺术品。




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即到樟脚村,映入眼帘的是山坡上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俨然是一座古城堡。

樟脚古民居建筑不仅粗犷,又具有很完美的形式,村庄的布局也显得很巧妙。走进村庄就像走进历史,那种古朴、沧桑、丰富的色彩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古民居所砌山石,形状不一,色彩鲜艳,古香古色,堪称一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村里人说,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樟脚村因此得名。三伏天后的天气,酷暑难耐,走在村里,却感觉一身清爽。





穿行在卵石砌成的石巷里,两边的墙壁伸手可及。石头建成的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卵石砌成的狭窄、幽静的石巷,经过雨水的冲刷,石梁上留下古老的印记。缠在石墙上的老藤,给石屋增添了一份沧桑。历经岁月的洗礼,石墙已是一片斑驳,但其呈现出来的红褐、灰白、藏青的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么绚丽、缤纷,俨然一幅油彩画。不少地方的美术家一旦来过樟脚古民居,都不由自主喜欢上了这个如油画般的乡村。

墙上的石卵石块,都是铁红色的风化石。砌屋时依山就势,上下左右都不讲究布局。许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户与户之间,都有石卵台阶相连。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顶,也有上面部分垒土坯的。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窗户少而小,据说是从防盗方面考虑的。同一座房子里,却一定要在前房后房之间留一道哪怕只是窄窄的露天巷道或小天井,为的是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页,如有需要说明请留言)
更多内容:泉港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