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翻译家文档(637)周克希

(2018-11-12 21:57:28)
标签:

翻译家

历史

文化

分类: 翻译家文档

68岁翻译家周克希“与时间拔河

2010-07-15 来源: 华商报(西安)

  19年前,《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风行中国。翻译家周克希是15位译者之一。

  2003年,周克希决定花9年时间单独翻译此书,并将书名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

 7年过去了,周克希只推出了两卷本,“挫败感”笼罩在这位68岁的翻译家心头。

 1991年,法国文学大师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7卷本)中文全译本出版时,曾在中国引起轰动。这个如诗般浪漫的书名,至今依然为许多读者津津乐道。作为该书中文全译本的15位译者之一,2003年,翻译家周克希决定花9年时间单独译完此书,并将书名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

  6年前独自译完首卷《去斯万家那边》后,近日,已68岁的周克希又推出了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不过,周克希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虽然他有译完7卷的“雄心”,但精力不济以及准确表达普鲁斯特的难度,让他颇有“受挫感”。

入行弃理从文,只因文学种子“发芽”

  大仲马的《三剑客》、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些颇受好评的的译作都是周克希翻译的。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备受业界推崇的翻译家原本的专业和文学可谓“驴头不对马嘴”。

  周克希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0年,周克希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时曾到巴黎高师进修,也正是此时他与普鲁斯特结缘。“在法国期间,一次,我与一位学文学的法国朋友闲聊时,说起各自心目中最好的文学作品。我说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对方则不假思索地提到了普鲁斯特的这部名作。”周克希告诉记者,他当时就慕名买下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原版书读,只觉得普鲁斯特的长句看似“臃肿冗长”,实则有着微妙而细腻的美感。

  周克希从小就喜欢看书。法国之行,尤其是对普鲁斯特的“崇拜”,触动了他少时不经意间埋在心里的文学种子,就慢慢地萌芽了,让他觉得人生道路宽广得很,改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非大逆不道。 1992年,周克希辞职,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上了一名普通编辑。而在他看来,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就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之一。

改名不漂亮,但更贴近法文原名

  在选择独译之后,周克希将书名改成了《追寻逝去的时光》,招来了不少读者的种种质疑声。对此,周克希却不为所动,并表示,第七卷《寻回的时光》和译名是互相呼应的。

 “这部作品的原书名是《Alarecherchedutempsperdu》,有‘寻’无‘忆’。1934年的老版英译本叫《RemembranceofThingsPast》(往事的回忆),跟中文书名《追忆似水年华》很相似。”周克希表示,普鲁斯特看到这个书名后,曾写信对加利玛说“这下子,书名全给毁了”,“从书信集上看到普鲁斯特临去世前写的这句话,我实在不忍心再用《追忆似水年华》这个书名了。”

 周克希坦承,他翻译这本著作本就不是给“大部分读者”看的。因为在他看来,普鲁斯特行文的句子确实很长,而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之后总会打的折扣,同样让很多人无法正襟危坐地耐着性子往下读,“对于能一直读下去的读者,我是心存感激的”。

担忧最终无法完成7卷作品

  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中写道:“你要爱你的寂寞。”周克希说,这正是他现在的写照,文学翻译工作无疑是寂寞孤独的,幸好他很热爱这个工作,一旦投入了,寂寞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他目前正在翻译最长的第三卷,除了正常人际交往,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翻译上了。

  周克希承认,翻译普鲁斯特很苦,小说“体量”很大,几乎每一段,甚至每一句,都有它的光彩。这一点,跟《红楼梦》很相似,看似可有可无的语句,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体验,要通过翻译,尽量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就必须用心去贴近普鲁斯特。这是很艰难的。”

  不过比起翻译上的难度,最让周克希担心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他觉得自己的精力跟不上了。周克希原本希望用9年时间,译完整套《追寻逝去的时光》,但现在已经7年过去了,第三卷还在细细研磨中。对于何时才能完成当初的承诺,周克希也苦笑着表示“不知道”,“我对老之已至估计不足,对翻译的艰难估计也不足,我对读者是有歉意的。”

  周克希说,曾经有读者把他这次翻译行为称为“与时间拔河”,他现在最希望可以在这场拔河比赛中,以最真的普鲁斯特的名义赢得这场比赛。

本报记者 吴成贵

 

摘自《360百科条目》

翻译家周克希放弃翻译《追忆似水年华》 称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201481- 目前翻译家周克希版《追忆似水年华》已经翻译出版了第125,最近他决定停止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剩余4卷。周克希731日在接受澎湃新闻...

 

《互动百科》

周克希-简介

周克希在复旦大学念的是数学,先是留校任教,后公派赴法进修,结果在那里迷上了法国文学,归国之后就一边教数学,以便翻译文学作品。1992年,他从华东师大数学系辞职,在译文出版社专心致志地作了一名翻译。 司汤达《红与绿》一书中,有一章也是他翻译的。

  先后翻译《成熟的年龄》(波伏瓦)、《王家大道》(马尔罗)、《古老的法兰西》(马丁•杜加尔)、《追忆逝水年华(节本)》(普鲁斯特)、《不朽者》(都德)、《三剑客》(大仲马)、《费代》(斯当达尔)、《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王子》(圣埃克絮佩里)、《幽灵的生活》(萨勒纳弗)等小说和《贝多芬》(奥代克西埃)、《罗丹》(皮内)、《瓦格纳》(戈德福瓦)等传记。

    与人合译作品有《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追忆似水年华(第5卷)》(普鲁斯特)、《未婚妻》(格勒尼埃)等。著有随笔集《译边草》。

周克希-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

周克希以一人之力独自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英国文学评论家康诺利在《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中,把《寻找失去的时间》誉为“百年一遇的杰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周克希在巴黎高师进修数学时,有一个法国朋友樊桑,是学文学的,修养很好。有一天他们说起彼此心目中本国最好的文学作品。周克希想也不想就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他呢,也不假思索说普鲁斯特的Alarecherchedutempsperdu。周克希感到好奇,就去买了其中几本袖珍本,领略一下普鲁斯特那著名的长句。回国以后恰好看到国内有一套《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其中收入了桂裕芳翻译的其中的片断,就是“玛德莱娜蛋糕” 那一段。周克希看了觉得真不容易。因为那时候国内看过原著的人很少,要说翻译普鲁斯特,更是要让人刮目相看的。周克希记得外语学院有个老师要申报教授职称,说他翻译过一页普鲁斯特,而且没有发表过——可见当时对普鲁斯特的陌生。一直到1988年,译林出版社的法文编辑韩沪麟来找他参加翻译他们社的《追忆似水年华》。

将《追忆似水年华》改成《追寻逝去的时光》

法语原名的意思上来说,《追忆似水年华》这个译名似乎不太准确。这一点,也可以从其他语言译本上得到印证。英译本Remem branceofThingsPast(意为“往事的回忆”)于1934年问世。

1992年,英国企鹅出版社出修订本时易名为InSearchofLostTime(意为“追寻失去的时光”)。

德文译本、西班牙文译本、意大利文译本大致上均意为“寻找逝去的时光”。

周克希20039月份应法国文化部邀请到法国访问,特地向法国普鲁斯特研究专家塔蒂埃请教过书名的问题。他觉得“追寻逝去的时光”或“寻找失去的时间”都比“往事的回忆”更贴近于Alarecherchedutempsperdu的本意。至于英文书名中的lost,他以为不如用past好。听他一席言,周克希在《寻找失去的时间》和《追寻逝去的时光》这两个待选的书名中肯定了后者。后来他见到程抱一,他也认为《追寻逝去的时光》比《追忆似水年华》好,他们的意见坚定了周克希改名的决心。

 

《博库书城》

侠盗亚森•罗平

作者:()莫里斯•勒布朗|译者:周克希

 出版社:人民文学

2006-03-01 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