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翻译家文档(236)李野光与戴凯

(2017-11-28 19:04:08)
标签:

翻译家

历史

文化

分类: 翻译家文档

360百科》(摘录)

原名李光鉴,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历任湖南春元中学和建国中学教师,北京育英中学教师,中央对外文化部门科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主任。美国爱荷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奥伯曼研究员。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妻子戴侃也是英语翻译家。2014721日在美国病逝,享年90岁。

 

《百度百科》李野光

原名李光鉴,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历任湖南春元中学和建国中学教师,北京育英中学教师,中央对外文化部门科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主任。美国爱荷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奥伯曼研究员。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风沙集——李野光诗选》、《惠特曼评传》、《惠特曼名作欣赏》,译著《草叶集》([美]惠特曼著)、《英雄挽歌》([希腊]埃利蒂斯诗选)、《画眉鸟》([希腊]赛菲里斯诗选)、《飘》([美]米彻尔著,合译)、《林肯夫妇》([美]期通著,合译),主编《惠特曼研究》等。

 

李光鉴(1924)

中国作协会员

  笔名李野光、骆漠。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历任湖南春元中学和建国中学教师,北京育英中学教师,中央对外文化部门科长,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主任,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风沙集——李野光诗选》、《怀土集——李野光诗词选》、《惠特曼评传》、《惠特曼研究》、《惠特曼名作欣赏》,译著《草叶集》、《英雄挽歌》、《画眉鸟》、《飘》(合译)、《林肯夫妇》(合译),主编《惠特曼研究》等。美国爱荷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奥伯曼研究员。获中国翻译家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

《飘》

作者 米切尔

戴侃 李野光 庄绎传

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0-01-01

序言(摘录)

本书在中国最先由傅东华翻译,分为三卷于一九四0年开始出版,流传颇广。这次重译,我们采取了尽量忠实于原著的态度,因为对于这样一部雅俗共赏的世界名著,似不宜在情节上随意删削,文辞上多所增补。为了使读者不感到陌生,书名沿用傅译,书中四位主要人物的名字也基本照旧。本书第138章和第5263章系戴侃与李野光合译,第3951章系庄绎传所译。由于种种原因,译时略觉匆促,字句间或有斟酌不够之处,尚望专家和读者们予以指正。

李野光

1989929日,北京。

 

米切尔(1900-1949),美国女作家,代表作《飘》,又译《乱世佳人》,取材于对女主人公思嘉生活和爱情经历的描写,反映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农场主阶级的生活以及美国南北战争和之后重建时期社会动乱的情况。作者历时十年完成此书的创作,出版后畅销不衰,曾获普利策奖。

戴侃1929-),浙江永嘉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曾在外事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工作。译著有《白衣女人》(合译)、《林肯夫人》(合译)、《魂断东林(合译)以及《简爱》《人生的战斗》等。

庄绎传(1933-),山东济南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班。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著有《汉英翻译五百例》《英汉翻译教程》,译有《大卫•科波菲尔》《白衣女人》《东林苑》等。

 

苦忆师生情——纪念卞之琳先生

李野光 

【摘要】:正红楼课后叨叨语,明港田间蹀蹀行。革命须知唯敌我,人伦无奈是师生。监防不废叮咛意,省责何堪老耄情。隔海未闻公去也,归来掩泪对吟灯。这首题为《悼念卞之琳老师》的诗,写于20011月。那时我刚从美国回来,惊悉先生已于头年12月去世,悼念先生的追思会亦已于年底举行,我未能赶上参加,乃恸而赋此。诗中主要念及我与先生五十年师生情谊

 

诗歌翻译家李野光病逝

20140731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柏琳)著名诗人、翻译家李野光721日在美国病逝,享年90岁。李野光原名李光鉴,湖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最有名的译著是惠特曼的《草叶集》,作为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的研究专家,他还著有《惠特曼评传》《惠特曼名作欣赏》等丛书。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办公室主任王永胜。据其回忆,去年夏天李野光还回过一次国,和自己小聚了一回。“他特别关心中国老一辈翻译家的生活现状,即使身在美国,也总是时刻留意他们的消息。”

 

情系家乡 魂归故里   ——美籍华人李野光先生骨灰归葬故园

作者:吴介斌 文章来源:涟源市侨联 发布时间: 2015-04-10

  

  美籍华人、著名诗人、资深翻译家李野光先生于2014721日在美国病逝,享年90岁。今年清明,其女儿李晓立等人护送其骨灰,从大洋彼岸回到家乡,将骨灰葬于故乡涟源市荷塘镇绕月村月形山。至此,李野光先生回归故里的夙愿得偿。

  李野光先生,原名李光鉴,1924年生于涟源市荷塘镇。著名诗人,资深翻译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历任湖南春元中学、建国中学、北京育英中学教师,中央对外文化部门科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主任,美国爱荷大学高级研究中心惠特曼研究员。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风沙集-李野光诗选》、《惠特曼评传》、《惠特曼名作欣赏》;译著《草叶集》([]惠特曼著)、《英雄挽歌》([希腊]埃利蒂斯诗选)、《画眉鸟》([希腊]赛菲里斯诗选)、《飘》([]米彻尔著,合译)、《林肯夫妇》([]斯通著,合译);主编《惠特曼研究》等。李野光先生一生为祖国的教育文化,特别在翻译与研究惠特曼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和重要贡献。在美国的晚年生活中时刻眷恋着家乡和母校,2014年元旦为母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捐赠了包括一些非常珍贵的原版英美文学作品、文学评论著作和传记等英文图书80107册,为母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