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毁灭了市场?

(2008-06-18 01:39:51)
标签:

股票

    我们的市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一个“包袱”——背后有着远超流通股本的非流通股数。股权分置改革在没有解决“问题”前就匆忙的行事。很多投资回报率低下甚至亏损的公司能全流通,我们的管理层“功不可没”。市场里众多上市公司整体缺乏必要的盈利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的底下,且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那“铁公鸡”的作风让我们的市场注定了——能够长期做价值投资的品种极其有限!如果有充分的赢利能力和分红能力。只要股票的价格在合适的区间内我相信资金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市场。(如果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10%以上 大非也罢  小非也罢能有多少去减持呢)这是最重要的下跌原因。

    赌徒式“基金”不断透支着市场的未来,这是下跌的第二点原因。说个简单的例子:据我所知绝大部分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都不超过8年。试问没有经历过熊市的洗礼与历练。仅因为考取了一个从业资格证书就能上岗的基金经理们是不是“小学水平”。3000点到6000点疯狂做多追涨杀跌的做法难道应该是基金应该做的吗?显然相当多数的基金经理表现的犹如一个“大散户”。如果基金手中拿着的是自己的钱他们的活命钱还会这么做吗?优秀的基金经理   合格的基金经理在中国市场还是极少数。基金真正的任务是引导中小投资者进行阶段性的稳健投资和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  不是去追涨杀跌。一些常买入高价股的基金我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白痴”。最基本的市场尝试不知道吗?

     市场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是下跌的第三点原因:一切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没有体现出所谓的民主。中国平安  紫金矿业  中国建筑等等大盘股的发行有向市场全面询价吗?高昂的市赢率发行背后是直接从市场扩大融资比重向市场抽血的实质。买这些大盘股的投资者包括基金有无想过:仅仅依靠分红需要多少年拿回投资成本,这种超级大盘股的长期成长性能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发现管理层所特批的大盘品种几乎都不具备上市条件。为什么要特批?因为行情好能多圈点钱!

      我想了很久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缺乏商业信托责任的股市  社会  没有人会去关注投资者的利益......毁灭市场的人绝对不是中小投资者......

      以上为个人观点     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