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ST长控

(2007-04-22 03:20:01)
     刚才看见st长控的报道后。我也想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从k线观察 该股主力入住时间应当是05年5月。理由:05年5月12日到6月15日该股出现了连续的温和放量迹象。05年7月1日到7月25日出现典型的串阴洗盘。连续的温和放量说明主力手中筹码不足。7月27日到9月23日的走势是典型的拉高建仓形态。从05年9月到06年5月间的盘整k线形态充分说明了主力打压吸筹的迹象。此时半年线已经开始在年线上放发散。其后出现了盘升上扬的走势。
    二   我们看看一些资料:
  1.据相关人士透露,上世纪90年代末期浪莎控股就已经有上市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IPO始终没有成行,而翁荣金2005年底如此看重内衣生产,实际已经有将这一部分资产先行借壳上市的考虑。
2.“去年3月时,我们就发现已经有当地基金对S*ST长控( 64.75,-3.41,-5.00%)建仓,而当时,浪莎控股也只是向S*ST长控所在地宜宾市政府刚递交重组计划书。”昨天,担任浪莎控股借壳重组该股票计划财务顾问的上海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苏建平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去年4月18日,浪莎控股才踏上了收购该股票的四川之旅,双方进入实施性谈判。
浪莎集团总裁助理龚群杰回应道:“我们对股票市场不关心。”而浪莎控股投资部经理何健则表示,大股东刚刚完成过户,董事会还没有进行改选,依然是原班人马,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在二级市场进行炒作的。
  去年3月,在浪莎控股与宜宾市国资委进行接触,有意向重组*ST长控的时候,就有宜宾当地的资金进行建仓,而当时*ST长控的股价只有3块多,进入到4月份,还曾有过5个涨停。所以,我认为这时庄家已经进去了。”苏建平透露说,“信息泄漏途径很多,这个很难控制。比如,公司高管把消息提前透露出去,这个可能性较大,而且这种情况也是很难避免的。”
    上面的4点我说一说:首先任何的商业兼并和重组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重组方要对被重组或被兼并的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被兼并的或被重组一方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 无恶意债务 2 壳资源净可能的干净 3  企业无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摊子尽量要小方便转型  资金缺口不会太大  经营相对困难(谈判压价的筹码)等等。
     从商业的眼光看:我相信浪莎在去年3月与宜宾市国资委进行接触有意向重组*ST长控之前早已对该股开始布局。毕竟一个上市公司的重组会影起股价大幅度波动。这样一个基本原理难道浪莎真的不懂吗?显然长控的主力和浪莎有着微妙的关系。因为横盘近大半年时间的走势摆明了收集筹码(从05年9月到06年5月间的盘整)!从K线时间跨度上看难道一切只是巧合吗?现在的重组也罢并购也罢,当能放在明处说的时候双方其实早已谈拢。放在明处只是签字收尾的过场。无论主力到底是谁我相信已经不重要了。实际上K线已经说明了一切。能够让主力得到消息的人只有2方面:1 浪莎核心决策层 2 长控的原最高层。大家尝试着比较2者的所属关系答案意会吧。我再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无论是哪一个坐庄垃圾股的主力。如果不能充分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谁敢拿着数亿元去打水漂?主力和大股东不熟悉那是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